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寫在國家安全法頒佈實施十週年之際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2015年7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國家安全法,自公佈之日起施行。國家安全法頒佈實施十年來,有力保障了總體國家安全觀貫徹落實,有力促進了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新時代我國國家安全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國家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強,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十年來,國家安全法引領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建設取得顯著成就。
國家安全法通過後,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修訂國家安全法律30餘部,其中新制定20部,涵蓋了政治、經濟、國土、軍事、網絡、社會等多個領域。國務院制定修改60多部涉及國家安全的行政法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持續出臺一批關於危害公共安全、涉恐涉黑、證券期貨、電信網絡詐騙等方面的司法解釋;各省區市積極發揮地方立法主動性,制定出臺國家安全法實施辦法以及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地方性法規近500部。
在黨中央領導下,我國國家安全領域存在的立法空白得到有力填補,中國特色國家安全法律制度體系的“四樑八柱”基本形成,爲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據和制度保障。
十年來,國家安全法有力提升國家安全執法司法普法水平。
國家安全各領域執法司法部門深入貫徹實施國家安全法,強化法治思維,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範敵對勢力滲透破壞,維護重大經濟利益安全,依法打擊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加強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強化生態安全風險防控,依法預防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爲,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一組成績分外亮眼——
十年來,我國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過30%;全國糧食產量連續十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突破了1.4萬億斤,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十年來,我國原油產量保持在2億噸水平,電力裝機、天然氣產量實現翻番,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我國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不斷增強……
落實法律精神,人人有責;維護國家安全,人人可爲。
十年來,國家安全教育得到全面加強,每年組織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活動,各地各部門針對領導幹部和青少年等重點對象,積極利用大學生法治宣講團、新媒體普法、以案普法等多種形式,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國家安全法治宣傳教育。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鉅繁重,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
“‘十五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關鍵時期,做好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莫紀宏說。
新徵程上,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大安全理念,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把實施國家安全法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必將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實的國家安全保障。
來源:魏冠宇/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