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70年 奮進新徵程|產業旺了、收入漲了、生態美了 每幀畫面都是幸福

“十四五”時期,阿勒泰市以高質量發展爲筆、以民生福祉爲墨,在經濟增長、產業升級、生態保護、城市建設等領域寫下亮眼答卷。一組組攀升的數據背後,是城市的蓬勃發展,更是各族羣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如今在阿勒泰市,無論是景區經營者、農牧民,還是普通市民,都能細數出這些年的喜人變化。

經濟指標穩中有進 發展底氣更足

“這五年,店裡的遊客一年比一年多,夏季有避暑的客人,冬季全是來滑雪的,收入翻了好幾番。”五百里風情街“阿哥燒烤”負責人努賽爾・巴拉提說。他的感受,正是阿勒泰市經濟活力的生動縮影。

五年來,阿勒泰市經濟總量穩步躍升,2024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8.16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6.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8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45.36%,消費市場持續回暖。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68億元、地方固定資產投資56.37億元,爲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招商引資與對口援疆“雙輪驅動”,讓發展動能更充沛。“十四五”以來,阿勒泰市累計推進23類593項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完成投資245.4億元,公路、科技教育、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重點項目順利完工;落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89.44億元,通過編制招商圖譜、出臺實施方案等優化營商環境,推動78家企業及百餘個項目落地;實施援疆項目144項,投入資金3.68億元,其中2760萬元賦能產業發展、4467萬元推進教衛提升,建成全地區首家國家級高血壓達標中心。

產業升級亮點紛呈 特色優勢更突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來阿勒泰,這爲我們帶來了旅遊紅利。遊客多時,一天拉四五回馬爬犁,年收入增加了一萬元,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塔布斯別克・沃木爾扎克是“旅遊富民”政策的受益者,他所在的阿葦灘鎮雪都村被評爲自治區鄉村特色產業示範村鎮,越來越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五年來,阿勒泰市旅遊產業實現“冬夏兩旺”的突破:2019—2024年累計接待遊客399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消費350億元,年均增速分別達17.1%、12.31%。將軍山滑雪場擴建後,纜車運力每小時達1.6萬人。滑雪教練吾拉力・海拉提說:“現在國家級賽事經常在這舉辦,外地遊客來得多,我們教練的收入也更穩定了。”

“十四五”以來,阿勒泰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與農業高質量發展目標,通過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舉措,推動農業農村工作成效顯著——農業總產值從2021年的31.37億元增至2024年的38.89億元。農牧業基礎持續提質,總播面積達101.93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18.35萬畝,糧食總產量從18.98萬噸增至33.14萬噸。畜牧業穩步提升,存欄量53.45萬頭(只),累計完成牛冷配10餘萬頭次、引進良種畜440頭(只)。此外,阿勒泰市還成功建成自治區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培育3家地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並通過“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推動農牧業現代化發展,切實帶動農牧民增收,讓農牧民腰包更鼓。

同時,阿勒泰市新興產業加速佈局。綠色礦業方面,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委託多家單位圍繞塔爾浪鋰稀有金屬、卓爾尕特石英礦等片區開展勘查,初步探明優質石英資源5處(儲量約4億噸)、鋰礦1萬噸。工業平臺方面,阿勒泰新材料產業園升級爲地區級園區,同步推進園區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提承載力。清潔能源方面,聚焦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戰略,發展“清潔能源+算力”模式,落地地區首個算力產業園。

民生福祉落地生根 生活品質再提升

“以前小區路面坑坑窪窪,去年改造後,小區煥然一新,樓道亮了,還加裝了健身器材,住着舒心多了。”家住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金山路社區的居民劉桂蘭,見證了老舊小區的“蝶變”。“十四五”以來,阿勒泰市啓動103個老舊小區改造,其中68個已完成,改造覆蓋率達100%。

收入增長是百姓最直觀的感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9年的34450元增至2024年的42675元,年均增速4.4%。就業保障也更有力: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430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43613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公共服務同樣在提質升級。“現在家門口就能看中醫,鄉鎮衛生院的中醫館特別方便,不用跑市區了。”阿勒泰市拉斯特鄉拉斯特村村民加依娜・巴塔什說。目前,阿勒泰市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2.47人,基層就診率提升至68%。教育領域投入1.74億元實施29個項目,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119.9%,真正實現讓孩子“有學上、上好學”。

生態宜居繪新景 城市顏值再刷新

“每天早上在克蘭河邊散步,空氣好、景色美,感覺就像住在公園裡。”市民張莉的日常,是阿勒泰市生態向好的生動寫照。五年來,阿勒泰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99.7%,地表水Ⅲ類水體比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爲100%,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市。“我們守着好生態,就是守着‘金飯碗’,現在來避暑、康養的遊客越來越多了。”阿勒泰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侯海蓮說。

城市功能也在不斷完善,累計實施城市建設重大項目161個,總投資50億元。第二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污水處理率達96%。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4.62%,天鵝湖公園、駱駝峰等場所修繕開放,“淨化、綠化、美化、亮化、文化”的城市風貌日益凸顯。交通出行更便捷——S21阿烏高速通車後,“從烏魯木齊到阿勒泰4小時就能到,週末帶家人來旅遊特別方便。”烏魯木齊遊客王浩說。目前,阿勒泰航空航線達20條,農村公路實現行政村100%覆蓋,立體交通網讓出行更順暢。

五年深耕實幹,阿勒泰市“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推進碩果滿枝。從經濟總量穩步攀升、旅遊與農牧業提質增效,到新興產業加速佈局、民生福祉持續落地,再到生態底色愈發鮮亮,各項發展成果可感可及。未來征程上,步履依舊鏗鏘,阿勒泰市將繼續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爲錨點、以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爲導向,在生態保護、產業升級與民生改善的畫卷中,續寫更多嶄新篇章。

(阿勒泰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韓玲)

一審:熱孜萬.玉山二審:郭平終審:阿依秋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