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訪|韶關江灣鎮的春節:住新房走新路,災後重建完成90%以上

張先生一家這個春節是在新家裡度過的。

張先生家屬於“4·20”洪災中的全倒戶,“我們原來的家就是之前新聞視頻裡被水沖走、不斷移動的那棟樓房。”

2024年4月20日,受強降雨影響,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江灣鎮遭受洪澇災害。洪水突至、山體滑坡,道路交通和通信訊號的中斷,讓江灣鎮一時間與外界失去聯繫。之後,來自四面八方的救援力量很快抵達小鎮,一場場接力救援以及災後重建在這裡持續上演。

蛇年春節來臨之際,第一財經記者再次回訪這座小鎮發現,過去受災的江灣鎮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長達半年的建設,這座粵北旅遊小鎮換了一副新顏:新修的15公里公路,93處塌方地加註了水泥護坡,嶄新的安置小區,當初被水浸的衛生院也煥然一新……

“煥新”

“大概在(2024年)八九月份,我聽家鄉政府工作人員說,要給我們受災的全倒戶家庭修建安置房,所以一直在關注這個消息以及政府部門的舉措。”張先生說。

很快,安置小區選址在江灣鎮湖洋村委會倒流水村旁,這裡遠離山體,四周空曠,適合興建新房。經過78天的日夜施工,張先生的新家終於修好了。2024年11月30日,江灣鎮災後安置小區舉行了落成交付儀式。

據悉,安置小區總投資約746萬元,小區外觀錯落有致,6層中式風格建築簡約大氣,房內配備了水、電、衛浴等基本設施,小區配套的電梯等設施一應俱全,達到拎包入住條件。

江灣鎮黨委書記曹吾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災情發生後,該鎮充分聽取受災羣衆的意見,採取江灣鎮外購房、鎮內購房和小區安置三種安置方式供村民自由選擇。包含張先生一家在內的江灣鎮10戶全倒戶,已全部妥善安置。

2025年1月1日,張先生和家人終於搬進了新家,總共140平米,4室1廳。一家人忙前忙後,帶着親戚朋友參觀新家。

不僅是災民住進了新房,災區各方面都在“煥新”。

經過幾個月的修建,全長15km的省道520線災毀恢復重建工程完工。張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修建的道路拓寬了,成爲雙向兩車道。據韶關官方數據,省道520線災毀恢復重建工程,處理上邊坡災害54處、下邊坡災害39處,新建涵洞9座以及護欄修復等。

“韶關市方面負責從江灣鎮到各村的公路維修加固工作。上週我們已經完成從江灣鎮區到各村的所有公路維修加固工作,讓老百姓回家過春節有條安全路。”春節前,曹吾林說。

據瞭解,江灣鎮謀劃的災後重建項目包括公共服務設施重建、河道清淤和邊坡治理等,總投資達到1.77億元。目前,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項目建設整體進度已經達到90%,爲了讓鄉親們都過個好年,供水工程、河道清淤和道路建設等關鍵項目都在春節前基本完工。

曹吾林說,在居民飲用水資源方面,“4·20”洪災之後,江灣鎮原本鋪設的自來水管網全部被衝爛,當時應急方式是在路面上鋪設軟管解決居民用水,“有些村莊較遠時採用小型供水,以村小組爲單位自己建造攔水壩和沉澱池,引水到各村小組。”

“我們在6月份已經全部完成小型供水,從下半年開始,將臨時供水改爲永久供水管。春節前主鎮區以外的自來水管道已全部預埋好,而主鎮區的自來水管涉及開挖地面,考慮到這會給回家過春節的老百姓帶來不便,這部分工程準備春節後再挖掘,預計在2025年2月底可以完成。”曹吾林說。

據瞭解,作爲粵北山區的一座旅遊小鎮,江灣鎮過去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山水極具特色,但受限於交通不便,並未得到充分的開發。此次災後重建,也充分考慮江灣旅遊開發的需求,加大力度建設旅遊設施。

“鎮區損毀的橋樑完成了修建,人行橋在春節前已經全面完成建設並且通行,同時也維修加固了三座過水橋以及新建的公路橋。我們計劃在2月底前完成橋樑建設,5月份完成路面鋪設。”曹吾林說。

“洪災後江灣鎮的大環境正在不斷修復中,我們的家鄉也在不斷地變得美麗。”在鎮上經營民宿的老闆胡女士依然有信心,她說,只要政府繼續把江灣鎮的基礎設施都打造好了,本地人開民宿、經營文化旅遊的生意就會越來越好,相信江灣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應對更從容

經過此次受災,當地進行了覆盤總結提升。“如果再遇到水災,江灣鎮該如何應對?”

“第一要繼續及時關注氣象和水文情況,現在江灣鎮新增了雨量監測點位。”曹吾林說,武江區把一些相關的監測設備補齊了,包括在一些居住人口較多的河段,全部都增設了水文監測、雨量監測設備,“通過這些監測設備,我們能更及時準確瞭解雨量情況,做到打有準備之仗。”

另外,在曹吾林看來,在轉移羣衆方面,一定要堅決和果斷,特別是居住在山區周邊以及靠河邊低窪的居民。

“現在極端天氣太多了,包括‘4·20’洪災之後,我們現在實行是雙預警機制,一個是地震預警,另一個是暴雨預警,只要發佈達到黃色預警以上,我們會轉移全部高風險區的老百姓。”曹吾林說。

在曹吾林看來,必須充分發揮村、組幹部的應急培訓作用。“鎮、村幹部,特別是村組工作人員,在轉移羣衆和救災工作中發揮着重大作用。”曹吾林說,有經驗的村幹部對整套工作流程都非常熟悉,包括轉移老百姓和救災物品的發放等,基本都安排好了。接下來還要繼續加大實訓力度,讓鎮村組幹部都“心中有數”,讓實操更加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