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砸50億美元 入股英特爾

美國晶片大廠輝達。(美聯社)

英特爾。(路透)

全球晶片龍頭輝達(Nvidia)18日宣佈,以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Intel),併合作開發用於PC和資料中心的晶片,完成交易後,輝達將成爲英特爾主要股東之一,預計持股超過4%。矽谷2大宿敵罕見結盟,雖未涉及外界高度關注的代工業務,英特爾股價依然大漲。外界認爲,此舉不僅爲解決英特爾的燃眉之急,也可能衝擊臺積電等競爭對手。

消息公佈後,英特爾股價在早盤交易漲幅27.7%,輝達漲2.72%;相較之下,競爭對手AMD股價一度下跌4%,臺積電ADR早盤以下跌2%開盤後一路拉至平盤之上。

輝達將以每股23.28美元收購英特爾普通股,略低於17日收盤價24.90美元。雙方表示將相互提供晶片用於開發,併合作生產未來多個世代的產品,但拒絕透露首批新產品問世時間,也不會爲此調整現有產品的上市進度。

根據協議,資料中心方面將由英特爾設計客製化CPU與輝達GPU一同封裝。輝達的獨家技術可讓數據交換速度大幅提升,讓多組晶片像單一處理器般協同運作,處理龐大的AI運算需求。個人電腦方面也採取相同的共同封裝模式。雖然Arm架構近年逐漸壓制英特爾傳統的x86架構,然英特爾仍保有龐大市佔,與輝達結盟有助鞏固現有基礎。

路透指出,目前臺積電是輝達旗艦晶片的主要製造商,這次合作被視爲對臺積電的潛在挑戰。若輝達未來決定轉移部分製造至英特爾,臺積電必然面臨業務流失風險。同時,AMD與博通等競爭對手也將感受到壓力。尤其AMD近年積極推動自主AI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方案,未來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被邊緣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協議未涉及輝達使用英特爾的代工產能。英特爾的代工業務長年虧損,若無法獲得輝達、蘋果等大客戶支持,恐難持續發展。不過,英特爾近期接連獲得資金挹注,包括軟銀投資20億美元與美國政府的57億美元,加上輝達入股,資本儲備已大幅增強。財務長近期也對外表示,公司財務狀況良好,在啓動下一代14A製程前不急於募集資金。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強調,這次合作是「兩大世界級平臺的歷史性融合」,結合輝達的運算技術與英特爾龐大的x86生態系統,共同開創運算新時代。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則迴應,感謝輝達的信任,雙方將持續爲客戶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