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讀財經》輝達狂砸1500億入股英特爾 衝擊臺積電?內幕顛覆想像
輝達入股英特爾,不過兩家公司都強調將持續與臺積電合作。(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編今天(19)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輝達入股英特爾50億美元(約新臺幣1500億元),雙方宣告開啓合作里程碑。外界擔憂,臺灣晶片製造優勢將被削弱,相關設備業者指出,重要半導體生態系不易於美國完全複製,臺積電勝在其文化及專注代工的商業模式,難以模仿;據悉,英特爾與輝達協議並不包括委託英特爾製造晶片。
【1】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 輝達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晶圓代工業者認爲,臺積電依舊會扮演先進製造領先者。從各方累計投資英特爾金額約200億美元,尚不及臺積電半年的資本支出,短時間要有產能來滿足輝達及英特爾的龐大需求,還是必須仰賴臺積電。
【2】輝達入股英特爾 挑戰臺積獨霸格局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18日宣佈斥資50億美元(約新臺幣1,625億元)入股英特爾(Intel)近5%,並與昔日勁敵攜手開發個人電腦(PC)與客製化資料中心晶片。這場世紀合作震撼半導體產業,象徵晶圓代工權力版圖正重整,臺積電獨霸格局恐迎來最大挑戰
【3】超級央行周全解析》就業下行風險升 美降息主因
有別先前對川普關稅政策干擾經濟和通膨的顧慮,美國聯準會(Fed)最新政策聲明的措辭,與7月相比明顯轉鴿,反映出Fed官員認爲經濟放緩及勞動市場風險升溫,確實讓風險平衡出現變化。
【4】超級央行周全解析》我央行跟進降息 看兩大關鍵
中央銀行18日宣佈政策利率按兵不動,至今已「連六凍」。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當前貨幣政策是「適度讓資金充裕」,而是否跟進降息,未來仍要看數據說話(data dependent),主要關注兩大關鍵,一是半導體232條款結果是否對臺灣高科技業不利,二是高科技產業與傳產兩大支柱同步衰退時,「貨幣政策就必須要做些因應」。
【5】記憶體不熄火 大摩掀升評潮
記憶體多頭大浪一波接一波,摩根士丹利證券啓動大規模升評與調升目標價,研判AI NAND(eSSD)觸發報價持續上漲,調高羣聯股價預期至800元,並強調,AI成長的漣漪效應已擴散到傳統記憶體族羣,且DDR4超級循環來襲,同步升評旺宏、南亞科至「優於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