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晶片喊漲 動搖大陸版圖 催動本土替代品需求
輝達傳擬調漲H20晶片售價18%,業界憂心漲價恐降低陸企採購意願。(取自觀察者網)
輝達同意繳交在大陸銷售H20晶片的15%營收給美國政府,作爲取得銷陸許可的條件之際,傳出輝達爲降低相關上繳動作對毛利的衝擊,擬調漲H20晶片售價18%,漲幅更甚於上繳幅度。
業界憂心,輝達透過漲價把潛在的成本壓力轉嫁給大陸客戶,雖然有助輝達維護毛利率,但恐因漲價降低大陸客戶的採購意願,更可能成爲改變大陸AI晶片市場版圖的導火線。
業界分析,H20是輝達基於前一代Hopper平臺打造的降規版AI晶片,專爲大陸市場設計,其算力僅爲常規版H100的14%左右,頻寬與連網速度均受限制,但因記憶體性能表現優異,先前獲得衆多大陸客戶青睞。
不過,近期大陸官方開始大力鼓吹陸企「少用H20」,輝達要漲H20售價,勢必更讓陸企更有不用H20的理由。政策與輝達漲價因素疊加之下,恐加速大陸雲端大廠AI晶片採購轉向國產替代方案。
中國大陸本土AI晶片廠商包括華爲、寒武紀,以及正籌備科創板上市的摩爾線程(Moore Threads)與燧原科技(MetaX)等,因應官方政策,這些廠商積極推進GPU與AI晶片研發,美國出口限制阻斷大陸企業取得最先進製程產品,但也推動了對國產替代品的需求。
整體來說,業界強調,輝達當前在大陸市場的領先地位,建立於技術優勢與不可替代性,但當價格過高且政策氛圍傾向自主可控,將促使陸企加快擁抱本土AI晶片,對輝達而言,漲價或許能守住短期毛利,但長期恐爲大陸GPU市場「自主替代」按下加速鍵。H20漲價不僅是商業交易的數字,也可能牽動大陸AI晶片市場版圖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