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H20停產點燃陸製晶片投資熱情 中國 ETF 科技商品 漲勢夠力
觀察上週ETF股價強勢族羣主要爲陸股、科技等兩大類,顯示市場資金追價流向。科技產品示意圖。圖/AI生成
觀察上週ETF股價強勢族羣主要爲陸股、科技等兩大類,顯示市場資金追價流向。因當中有不少槓桿型商品,法人提醒,正2型、反向型ETF僅適合短期操作,但不適合長期持有,需嚴守紀律操作。
投信法人認爲,美國仍是人工智慧(AI)領頭羊,包含Grok 4、Gemini 2.5 pro、GPT-5等領先AI模型均在人類最後測驗、ARC-AGI-2中展現出堅強實力,通用AI的雛型正逐漸浮現,也讓科學界愈來愈期待未來兩年的AI發展並幫助推升生產力,長線來看,持續看好美國經濟與美股前景。
根據CMoney統計至22日,整體ETF上週股價漲幅前十強,依序爲復華中國5G漲13.1%、永豐中國科技50大漲11.6%、元大滬深300正2漲7.5%、國泰中國A50正2漲7.1%、富邦上證正2漲6.5%、富邦深100漲6.1%、FT潔淨能源漲5.79%、羣益深證中小漲5.78%、元大MSCI A股漲5.1%、富邦中證500漲5.0%。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科技股回落同步拖累亞洲科技股下挫,領跌新興股市收黑。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暫緩因大陸購買俄羅斯石油而提高對大陸的商品關稅、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美中經貿對話良好,加以大陸官方持續推出的政策面利多與充裕的市場流動性推動,陸股延續上漲走勢,上證綜指上週突破3,800點關卡,並續創十年來高點。
另外,媒體報導輝達要求供應商停止H20晶片生產,再度點燃大陸國產晶片投資熱情,激勵寒武紀等半導體科技股大漲,陸工信部等多部門召開太陽能產業座談會要求遏制低價無序競爭,推動太陽能股上漲,電信業務、消費耐久財等類股亦走強,港股受惠陸股漲勢帶動同步收紅,消費耐久財、科技等類股引領盤勢。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回到基本面,隨着AI快速發展,市場擔心算力與硬體需求放緩,但成本持續下降反而推動需求爆發。同時,各家廠商市佔率競爭激烈,帶動資料中心建置需求有增無減,雲端巨頭近期持續上修資本支出,成長幅度超出預期,產業動能可望延續至明年。
再觀察各主要股市,臺股18日突破去年7月高點,再創新高,惟消息指出美國將調整晶片法補貼方式,擬透過補助換取晶片製造商股權,衝擊臺積電股價重挫,領跌臺股反轉收黑。
韓股方面,南韓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領袖峰會前夕市場態度觀望,川普威脅對半導體進口課徵200%或300%關稅,衝擊SK海力士、LX半導體等電子電機類股下挫,導致韓股收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