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大陸市佔率從「95%瞬間歸零」 黃仁勳罕見說出重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高階晶片出口限制後,重創輝達(NVIDIA)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版圖。根據《南華早報》報導,輝達在中國大陸先進晶片市場的市佔率,從過去高達95%,如今已驟降至0%。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罕見發聲,直言「損害中國大陸的事情,往往也會傷害美國」,呼籲華府重新思考出口政策,尋求「更細膩的平衡」。
報導指出,自2022年起,美國政府陸續禁止輝達向中國大陸出口用於人工智慧(AI)運算的先進晶片,包括A100、H100與H200等旗艦級產品。雖然華府後來批准輝達銷售針對中國大陸特製的H20晶片,但中國大陸網信辦隨即以「安全疑慮」爲由展開調查,並建議國內企業避免採用。結果,輝達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幾乎全面停擺。
黃仁勳坦言,輝達目前已完全停止向中國大陸銷售先進晶片。他重申,輝達必須持續與中國大陸企業合作,否則龐大的市場將拱手讓給華爲等本土競爭者。他警告,美國若繼續封鎖中國大陸,將導致AI產業出現兩敗俱傷的局面,「讓中國大陸無法使用美國技術,不僅對中國大陸不利,對美國而言甚至更糟。」
黃仁勳指出,中國大陸擁有全球約一半的AI研究人員,若讓這些人才無法在美國技術架構上進行開發,將削弱美國在全球AI生態系中的影響力。他說:「開發者是軟體產業的命脈,讓他們遠離美國技術是錯誤的。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維持技術領先的同時,讓世界仍能基於美國技術持續發展。」
他強調,美國應採取「非全有或全無」的策略,推動一種能隨時間調整、具彈性的出口政策,以確保在安全與創新之間取得平衡。黃仁勳表示:「要保持領先,就必須在限制與開放之間找到微妙的界線,這不僅能維持美國的技術優勢,也能繼續吸引全球最優秀的研究人員。」
報導指出,黃仁勳此番談話,正值中國大陸全力推動半導體自給自足之際。近年來,中國大陸AI與晶片企業積極研發國產替代品,試圖填補輝達撤出後的市場空缺。隨着華爲等廠商崛起,中國大陸AI晶片產業逐漸形成自主生態。外界認爲,美中科技戰的「晶片鴻溝」正在迅速擴大,也讓輝達在全球AI戰局中的角色,陷入新的戰略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