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通威的潤陽股份再衝資本市場:債主成股東,深度綁定鹽城國資

與通威股份分手11日後,潤陽股份再度衝擊資本市場。與此相伴,兩家上市光伏設備企業也參與債轉股,從債主成爲股東。

2月25日晚間,捷佳偉創(300724.SZ)與奧特維(688516.SH)分別發佈對外投資公告,擬以債權轉股權方式對潤陽股份進行增資,旨在“儘快化解客戶欠款問題”。

更讓市場關注的是,各方簽訂協議中約定,潤陽股份承諾於規定時間前完成IPO上市或併入A股上市公司。這意味着在通威股份宣佈終止併購僅十幾日後,潤陽股份再度出擊。

近年來,潤陽股份已與鹽城國資深度綁定。當地國企悅達集團爲公司第二大股東,且前十大股東中另有兩家同樣有國資背景。在日前潤陽股份一基地的復產工作中,當地國資同樣出面“站臺”。

衝擊資本市場歷經波折,剛與通威“分手”11天

參與債轉股的捷佳偉創轉股債權總額爲 7.20 億元人民幣,佔轉股後潤陽股份總股本的8.0899%;奧特維轉股債權總額爲1.80億元,佔轉股後潤陽股份總股本的2.0225%。

2月26日,奧特維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該筆交易內容以公告爲準。

公告顯示,債轉股前潤陽股份估值爲80億元,該評估的基準日爲2024年10月31日。

就此次參與債轉股,捷佳偉創與奧特維均在公告中表示,投資行爲旨在儘快化解客戶欠款問題,加快公司貨款回收,降低公司壞賬風險,優化公司財務結構,同時也有利於加強與客戶的合作。

在該份債轉股計劃背後,更讓市場關注的是潤陽股份再次衝擊資本市場。

投資協議之補充協議主要內容顯示,潤陽股份、陶龍忠、悅達集團及其控股公司作爲承諾人承諾,潤陽股份於規定時間前完成IPO上市(A股主板、科創板、創業板)或併入A股上市公司。若未能實現,則由承諾人按照約定回購投資人所持有的目標公司股權。

上述承諾人中,陶龍忠是潤陽股份的創始人,也是公司目前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28.96%。潤陽股份目前持股17.98%的第二大股東江蘇悅達集團有限公司(“悅達集團”)則是國有控股企業,股東爲鹽城市人民政府與江蘇省財政廳。

公告同時披露了潤陽股份目前的經營狀況,2024年前十個月實現營收122.89億元,同比減半,淨利潤亦由盈轉虧,出現5.96億元的虧損。

成立於2013年的潤陽股份曾被認爲是二線組件企業中最有上市希望的一員。公司最初計劃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募資40億元。上市申請在2022年3月獲得受理,2022年11月過審,2023年6月註冊生效,但此後潤陽股份直至批文失效遲遲未選擇發行上市。

在潤陽股份IPO終止之後,近年持續加碼組件業務的硅料龍頭通威股份(600438.SH)出場。2024年8月,通威股份宣佈與潤陽股份及相關方簽署增資意向性協議,計劃合計取得潤陽股份不低於51%的股權。交易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交易完成後,潤陽股份將成爲通威股份控股子公司。

但這筆交易在2024年11月就一度亮起黃燈。當時,通威股份就交易進展發佈公告稱:交易各方仍在持續就交易相關事項進行磋商,不排除原交易方案可能存在調整或終止的風險。

2025年2月14日,通威股份最終公告稱終止向潤陽股份進行意向性增資,終止原因系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商務條款未能達成一致。

深度綁定鹽城國資

除了第二大股東悅達集團之外,潤陽股份持股8.01%的第四大股東鹽城元潤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以及持股1.21%的第八大股東建湖縣宏創新興產業基金(有限合夥)也同樣有着鹽城國資的背景。

鹽城市國資委的介紹顯示,創業於1979年的悅達集團是在我國改革開放大潮中發展成長起來的全國重點國有企業,近年以“爲鹽城培產業,爲悅達謀未來”作爲企業新使命,在境內外控股3家上市公司、擁有近4萬名員工、資產總額達700億元。

評級機構大公國際去年6月出具的悅達集團跟蹤評級報告顯示,悅達集團作爲鹽城市屬的主要資產運營與投資平臺之一,能夠獲得當地政府在資金注入和政府補助等方面的相關支持。

與此同時,在悅達集團的官網上,有多條與潤陽股份相關的內容。

2024年8月,也即潤陽股份IPO批文失效後不久,悅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乃文率隊到潤陽股份考察。張乃文評價潤陽股份“經過短短七年時間發展,創造了鹽城光伏產業史上的‘奇蹟’,成爲蘇北地區首家省級‘獨角獸’企業”。

在上述座談會上,張乃文還表示,作爲潤陽股份最早的投資夥伴和地方單一最大投資股東,悅達集團將堅定不移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對潤陽股份的投資信心,同時發揮自身在新能源領域優勢,全力支持潤陽長遠可持續發展。

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鹽城國資正在潤陽股份的工作經營中體現出更重要的角色。一名瞭解該公司的人士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目前潤陽股份原團隊的話語權較弱。

去年12月,張乃文考察了潤陽位於鹽城市建湖縣基地的復工復產準備情況,該基地號稱是目前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N型電池生產基地。座談會上建湖縣委書記陳霞表示,潤陽發展關乎建湖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局。數日後,該基地正式復工復產。

今年1月末,張乃文還通過連線形式慰問了潤陽美國阿拉巴馬工廠的員工,其中提到潤陽海外佈局較早,年產1.5GW美國工廠在2024年10月份正式竣工投產,正開足馬力加班生產,加速產能爬坡,全年在手訂單2.4GW。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嶽彩周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