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翊與庫卡」大阪演出 黃翊:對哆啦A夢的愛讓我想跟機器人共舞

《黃翊與庫卡》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演出,是一部人類與機器人詩意共舞,溫柔對話的作品。圖/文化部提供

「我從小就喜歡哆啦A夢,當了舞者後,一直夢想跟機器人跳舞。」臺灣舞者黃翊今天帶着陪伴他十多年的機器人庫卡,一起登上大阪中央公會堂,演出「黃翊與庫卡」最新版。當臺下的日本觀衆問他爲何想跟機器人跳舞,他表示哆啦A夢就是他的動機,「因爲日本是哆啦A夢的故鄉,我一直想來日本表演。」贏得臺下熱烈掌聲。

「黃翊與庫卡」應文化部之邀,參加「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演出,在大阪的百年古蹟中央公會堂演出兩場。今天下午的首演,進場前門口排滿長長的人龍。

「黃翊與庫卡」由黃翊透過撰寫程式和機器人庫卡共舞,他平均得寫10小時的程式、才能讓庫卡跳一分鐘的舞。此次的「黃翊與庫卡」長約一小時,以愛情和命運爲主題。除了黃翊之外,還加入兩名舞者,總計三名人類舞者和機器人庫卡共舞。而此次演出還有「口述影像版」,請來日本聲優描述這場「人與機器之舞」。

演出結束後的分享會,日本觀衆熱烈發問。第一個問題便是問黃翊爲何想跟機器人共舞。「感謝哆啦A夢的故事,給了我正面的力量和養分。」黃翊表示,他從小就喜歡哆啦A夢,因此想跟機器人共舞。而小叮噹從口袋拿出很多道具協助人類,也給了他啓發,「想用科技的力量改變人類的命運。」他說話的同時,螢幕上秀出黃翊小時候描繪哆啦A夢的彩色畫,「這是我父親幫我收藏的」。

「哆啦A夢總是用溫暖和充滿創意的方式,讓世界更好。」黃翊表示,自己的成長過程艱辛,因此希望用科技的力量改變自己和別人的命運,也用溫暖和創意的方式改變世界,「黃翊與庫卡」便是在這樣的想法下誕生。而這個「人和機器共舞」的想法,不僅改變了他的命運,也完成了他想用溫暖和創意讓世界更好的夢想。

還有現場觀衆表示,機器人庫卡的表演相當細膩,他甚至感到庫卡也有生命。「我和庫卡工作了十多年。」黃翊表示,自己「一點一滴把靈魂轉給庫卡」。而人類的身體會老去,但庫卡的時間軸卻一直停頓,像是「永遠無法長大的孩子」。他說,庫卡一直用小孩的眼睛看這個世界,「我也很知道它現在在想甚麼?」

《黃翊與庫卡》於大阪市中央公會堂首演,細膩、溫暖的人機共舞,感動全場觀衆。記者陳宛茜/攝影

「黃翊與庫卡」應文化部之邀,參加「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演出,在大阪的百年古蹟中央公會堂演出兩場。今天下午的首演,進場前門口排滿長長的人龍。記者陳宛茜/攝影

「黃翊與庫卡」應文化部之邀,參加「We TAIWAN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演出,在大阪的百年古蹟中央公會堂演出兩場。圖爲機器人庫卡。記者陳宛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