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氏集團折戟多元化 意欲迴歸水牛奶主業

中經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日前,“水牛奶”第一股皇氏集團(002329.SZ)全資子公司與南寧德瑞科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湖南嘉禾德牛牧業有限公司。新公司主要從事乳製品生產、牲畜銷售以及肥料銷售等業務。

對於皇氏集團而言,這是其產業鏈上的新佈局。實際上,公司先後涉足影視、互聯網、人工智能、信息工程、光伏等多個領域,成爲乳製品行業中跨界最頻繁的企業之一。如今,因業績不達標,尤其是2024年出現6.81億元鉅虧,其部分業務不得不進行“瘦身”。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今年5月皇氏集團稱將回歸乳業主業。“目前我們的乳業營收佔比在百分之六七十,隨着持續地聚焦主業,希望未來佔比持續提高,其他業務板塊能夠爲主業賦能。”皇氏集團董秘辦回覆記者稱。

“皇氏集團作爲廣西的一家傳統水牛奶上市公司,其實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在水牛奶細分賽道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規模效應以及粉絲效應,整個產業鏈相對來說比較完整。但水牛奶的特徵就是產奶量比較低,成本非常高,而可持續發展性,或者在短時間內做大做強做精做透是不可能的。”廣東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表示,皇氏集團如今要回歸主業非常值得考量。

“重大遺漏”背後的業績雙降

6月13日,皇氏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監會廣西監管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25〕1號),經查明,皇氏集團存在以下違法事實:

2019年11月11日,皇氏集團全資子公司皇氏數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皇氏數智”)與泰安市東嶽財富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嶽財富”)簽訂了《泰安市東嶽數智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合夥協議之補充協議》(以下簡稱“《補充協議》”),《補充協議》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差額補足事項,即皇氏數智確保東嶽財富在持有基金份額期間,每年能從基金取得投資本金6.5%的投資收益,如實際投資收益金額小於6.5%的約定收益金額,皇氏數智應支付差額部分;二是遠期回購事項,即基金未達到在2025年度實現淨利潤不低於4億元,皇氏數智應收購東嶽財富持有的3.1億元基金份額。

對於上述事項,皇氏集團未在2019年年度報告、2020年年度報告、2021年年度報告、2022年年度報告中予以披露,存在重大遺漏。直至2023年11月21日,皇氏集團纔對《補充協議》主要內容進行披露。基於此,公司及董事長黃嘉棣等4名董監高被予以警告,併合計處以1050萬元罰款。

顯而易見,上述《補充協議》對公司未來現金流、負債風險均有重大影響。尤其是協議曝光後引發的司法糾紛也快速推進。2023年11月,東嶽財富起訴皇氏數智。2024年11月,一審判決皇氏數智敗訴。2025年6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原判,明確皇氏集團需承擔連帶責任。

2024年,公司因本案計提預計負債1.907億元,加上信用減值、投資減值等影響,全年營收20.46億元,同比下降29.28%;淨虧損高達6.81億元,同比下降1110.73%。

與此同時,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後,主營業務同樣承壓:乳製品及食品板塊營收同比下降18.96%,信息服務及工程業務下滑29.22%,新拓展的光伏組件及EPC業務收入更是同比驟降70.12%。此外,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同樣緊張。2024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負,顯示出公司在日常經營中的資金壓力。

從多元化到迴歸主業

實際上,根據公司歷年財報,2020年至2024年,皇氏集團扣非淨利潤連續五年爲負,分別爲-1.92億元、-5.20億元、-1.06億元、-1.52億元和-5.04億元,累計虧損14.74億元。

在虧損的背後,是皇氏集團持續推進的多元化戰略和持續跨界。記者注意到,自2010年以“皇氏乳業”登陸A股、2014年更名“皇氏集團”後,公司先後涉足影視、互聯網、人工智能、信息工程、光伏等多個領域。

“跨界的目的,是爲了給乳業主業賦能。”皇氏集團董秘辦稱,比如投資影視是爲了產品更好地植入,擴大宣傳;投資光伏,是爲了在牧場和工廠推動“農光互補”。

但是這些美好的賦能願望並未實現。今年3月底,皇氏集團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因整體戰略調整及資源優化考慮已轉讓安徽綠能控制權,公司目前無鈣鈦礦電池生產業務。據悉,安徽綠能的主營業務是光伏。2023年,皇氏集團擬分拆安徽綠能獨立上市,而後因市場環境變化及戰略調整,終止該計劃。

朱丹蓬表示,皇氏集團遇到的問題是主業不強,副業太多,戰線太長。這對公司利潤的蠶食以及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所以如何迴歸主業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量。

乳業行業專家宋亮表示,皇氏集團上市以後應該重點聚焦主業,特別在產品開發和品牌打造方面,應該加大功夫和花重資。但是他們一方面去搞光伏,另一方面去搞影視。雖然那時候影視劇確實挺火的,但實際上他們的投資感覺差點事兒。“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上市以後應該做好定位,做好自己的規劃。”

宋亮認爲,皇氏集團的供應鏈佈局是比較紮實的,這是它的優勢。挑戰在於企業應該聚焦做好品牌和產品,比如水牛奶適合做花色奶,皇氏集團可以集中力量做一個大單品,在細分賽道佔領市場。

就此,今年5月,在業績說明會上,皇氏集團管理層提出將“迴歸主業”,聚焦奶水牛種業與乳品業務,計劃通過華東新工廠建設、新零售渠道拓展、與茶飲及咖飲品牌合作等方式重塑競爭力。

To B和To C兩條腿走路

6月25日,皇氏集團官微發佈消息稱,其與湖北香園食品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有關資料顯示,香園食品長期爲新式茶飲、乳品行業頭部品牌提供核心原料解決方案,合作伙伴包括蜜雪冰城、CoCo茶飲、益海嘉裡、旺旺集團等。

實際上,這正是皇氏集團在新茶飲行業發展過程中看到的新機會。2024年年報顯示,皇氏集團已與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趙記傳承、茶百道、萃茶師、樂樂茶等數十家國內頭部及知名的新式茶飲品牌方合作,並與隔壁劉奶奶等國內知名乳品品牌保持良好合作,爲To B端提供原料及口感改進的解決方案。

朱丹蓬認爲,皇氏集團“一方面圍繞主業To C,另一方面圍繞新茶飲企業To B,兩條腿走路纔有希望”。

宋亮表示,水牛奶和普通牛奶其實沒有明顯的差異。To B業務本質上來說拼的是成本,但水牛奶的成本要略高。只不過這兩年水牛奶多了,不好處理,所以纔去做的To B業務。對於皇氏集團來說,To C業務應該着力打造高品質的水溶酸奶和高品質的花色奶,這纔是重中之重。

與此同時,在水牛奶行業,皇氏集團也正面臨激烈競爭。其中,在其大本營廣西,就有百菲乳業,正在發起向A股上市。此外,市面上的水牛奶品牌還有桂牛乳業、石埠乳業、壯牛乳業、慕酪希、民歌、愛依戀等10多個。

記者注意到,根據百菲乳業披露的年報數據,2021年、2022年、2023年,總營收分別爲7.14億元、7.81億元及10.75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31億元、1.15億元及2.26億元。2024年,百菲乳業實現總營收14.23億元,同比增長32.3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3億元,同比增長32.41%。可見,對於皇氏集團來說很有壓力。

“中國消費者對於高品質健康乳品的追求正不斷提升,而水牛奶的高蛋白質和乳脂含量,不僅決定了它的高營養價值,也使得以其爲基礎的產品口感更好,未來市場還是非常廣闊的。”宋亮認爲,“相關企業要不斷加強水牛奶的產能建設、提高產量,使得整個產業擁有更大的規模和效益,不然終究只能淪爲非常小衆的產品。”

(編輯:劉旺 審覈:孫吉正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