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旋風訪臺+機器人展點火!東元衝破70元登人氣王 這檔同步火熱
東元董事長利明獻。記者/籃珮禎攝影
TAIROS臺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正盛大舉辦中,加上黃仁勳突然旋風訪臺,機器人題材升溫,22日東元(1504)、廣宇(2328)人氣鼎沸,盤初成交量即輕鬆突破10萬大張,分別登上臺股人氣冠亞軍,東元股價更數度亮燈漲停、突破70元關卡,帶動臺達電(2308)、德律(3030)、廣明(6188)等機器人概念股連袂走強,成爲盤面抗空主力之一。
東元高層日前表示,自主開發的機器人關節模組已進入小批量產階段,主要應用於機器狗,並已獲得企業預約,可望增添營運動能,加上機器人展題材,吸引法人本週來天天買超、合計買超21385張,其中外資即買超21543張。
股價同步反映題材面,東元今數度衝上漲停70.1元,成交量也放大至12萬張以上,暫居臺股人氣王寶座。
另,鴻海(2317)集團密切關注機器人領域的各種發展,與輝達多方合作,在人形機器人大腦開發上進行多技能AI模型的訓練,今年11月的鴻海科技日將展示最新一代人形機器人,以及實際場景應用案例。
在重要元件與機構組件部分,集團的鴻準(2354)、廣宇將扮演重要角色。廣宇高層日前表示,預定第4季併購一家比利時機器人公司,目前已經完成盡職調查(DD),希望可以取得半數股權。一個機器人有四、五十處關節,廣宇希望做大關節(例如髖關節、大腿)的生產,強化承重、扭力,提升機器人工作能力。
法人看好,廣宇將從線材整合,朝機器人關鍵零組件發展,加上下半年有挖礦機客戶的加工費用挹注,全年營收將有雙位數成長。
產業面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臺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日前同聲按贊機器人。黃仁勳5月來臺時曾表示「機器人將是未來經濟的核心」,隨着AI與機器人深度融合,將重新定義全球經濟結構,臺灣應把握機會,在AI與機器人產業中扮演關鍵角色,成爲全球經濟的新動能。
魏哲家則於7月法說中透露,客戶普遍認爲人形機器人的未來市場規模將達到電動車產業的十倍以上,這反映出業界對該領域商機的高度期待,不過,魏哲家也表示,儘管人形機器人前景極具潛力,但目前仍屬技術醞釀的初期階段,短期內難以達到量產規模,並強調初期應用將偏重於醫療照護產業。
此外,「臺灣AI機器人產業大聯盟」已於2025年7月22日正式成立,集結六大產業公協會、法人研究單位,以及超過十家以上的指標性企業,橫跨機械、電子、雲端、AI軟體、系統整合與終端應用。聯盟目標推動臺灣AI機器人自主產業鏈、強化產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