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認爲未來幾年是最好的賺錢機會;蘋果服務業務毛利率超70%;印度首次成美國智能手機最大供應國
(全球TMT2025年7月30日訊)今日要點:黃仁勳認爲未來幾年是最好的賺錢機會;蘋果服務業務毛利率超70%;微軟就長期獲取OpenAI技術展開深入談判;馬斯克宣佈xAI取消“研究員”職稱;獵豹移動宣佈控股UFACTORY;印度首次成美國智能手機最大供應國。
黃仁勳認爲未來幾年是最好的賺錢機會
英偉達CEO黃仁勳認爲,未來幾年,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最好的賺錢機會。最近他在The All-In Podcast節目接受採訪時指出,AI將在5年內創造出比互聯網20年創造的百萬富翁還多。原因在於,AI能讓人們創造新事物,彌補技術差距,並有更多收入機會。在他看來,AI是史上最偉大的科技平衡器,因爲它能將任何人轉變爲程序員,每個人都可以用自然語言與AI溝通。 而且,AI賦予了每個創意工作者技術能力,也讓每個技術人員擁有創意能力。因此,在AI時代,每個人都是藝術家或程序員。
蘋果服務業務毛利率超70%
《華爾街日報》報道,IDC數據顯示,蘋果在2024年售出的iPhone數量與2015年持平,但在這段時間裡,蘋果的股價卻上漲了八倍,市值達到3萬億美元。原因之一是蘋果向其生態系統中的用戶銷售的各種服務。自2015年以來,蘋果iCloud儲存和其他訂閱服務、付費App與應用內廣告,以及與網頁搜索相關收入等服務業務收入總體增長了四倍,而同期設備收入增長還不到40%。據美國銀行估算,這些服務業務的毛利率超過70%,遠高於硬件。硬件產品的毛利率大約在30%至40%之間。然而,在經歷大幅增長之後,蘋果服務業務的增速開始放緩。App Store抽成和谷歌搜索收入存在潛在風險。
蘋果嚴正聲明反駁美國司法部訴訟
蘋果公司針對美國司法部(DOJ)反壟斷訴訟發佈嚴正聲明,通過逐條反駁236項指控表明自身立場,並直言“司法部是錯的”。美國司法部此前聯合多州指控蘋果在App Store、iPhone等業務領域存在壟斷行爲。蘋果正式提交針對該反壟斷訴訟的直接回應。蘋果強調,引發訴訟的投訴主要來自“少數富有且有勢力的第三方開發者”,稱這些人利用iPhone的創新成果“搭便車”。本案預計將演變爲曠日持久的法律對抗,最終裁決或需數年時間。
微軟就長期獲取OpenAI技術展開深入談判
微軟(Microsoft)正就一項協議進行深入談判,該協議將使這家Windows操作系統製造商未來能繼續使用OpenAI的關鍵技術。兩家公司已討論新條款,即便ChatGPT的開發商OpenAI宣佈實現了通用人工智能(AGI,即超越人類智能的人工智能),微軟仍可使用其最新模型和技術。協議可能在幾周內達成。
Opera對微軟Edge瀏覽器提起訴訟
挪威瀏覽器製造商Opera向巴西反壟斷機構CADE提起訴訟,指控微軟的Edge瀏覽器具有不公平的優勢。Opera稱微軟將Edge預先安裝爲Windows設備和電腦的默認瀏覽器,這阻止了競爭對手利用這些產品的優點進行競爭。Opera表示,微軟所謂的策略包括向主要個人電腦製造商提供獎勵,讓他們在所有Windows設備上只預裝Edge。Opera還指控微軟使用反競爭手段,如設計策略或暗模式,引導PC用戶從競爭對手的瀏覽器轉向Edge。
馬斯克宣佈xAI取消“研究員”職稱
馬斯克迴應xAI招聘信息,宣佈xAI將取消“研究員”與“工程師”這種職稱區分,今後公司內只有“工程師”這一稱謂。馬斯克指出,“研究員”這一術語是學術界遺留下來的產物,而“研究員”和“工程師”這種職稱劃分,實際上是對兩層級工程體系的一種掩飾,xAI決定摒棄這種錯誤的命名方式。此外,馬斯克還提到SpaceX公司從不使用“研究員”這一自命不凡、責任界定模糊的術語,而是統一以“工程師”相稱。
YouTube將被納入澳大利亞青少年社交媒體禁令
澳大利亞將把YouTube納入針對16歲以下兒童的社交媒體禁令中。谷歌旗下的視頻網站最初並未被納入該立法。該禁令將於2025年底生效。儘管該立法允許澳大利亞政府靈活調整必須遵守的公司名單,但YouTube被排除在外曾激怒了其競爭對手Meta和Snap等。
愛立信宣佈完成Aduna交易
愛立信(Ericsson)宣佈,十二家全球通信服務提供商(CSP)已完成對旗下子公司Aduna的股權投資,正式將Aduna確立爲一家50:50的合資企業。Aduna成立的目的是在全球範圍內整合並銷售聚合的網絡應用程序接口(API)。Aduna股東包括AT&T、Bharti Airtel、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愛立信、KDDI、Orange、Reliance Jio、新加坡電信(Singtel)、西班牙電信(Telefonica)、澳大利亞電信(Telstra)、T-Mobile、威瑞森(Verizon)和沃達豐(Vodafone)。愛立信持有該合資企業50%的股權,剩餘50%的股權由上述通信服務提供商共同持有。
Rebellions從三星獲得投資
韓國人工智能芯片初創公司Rebellions的管理層透露,已從三星獲得投資,目前正計劃在公開上市前完成一輪最高2億美元的融資。去年,Rebellions與韓國另一家初創公司Sapeon合併。Rebellions首席財務官Sungkyue Shin表示,公司目前正在進行融資,目標金額爲1.5億至2億美元。三星對Rebellions的投資正是這輪融資的一部分。Rebellions計劃在本輪融資結束後進行IPO。
InterDigital與三星達成新專利許可協議
InterDigital於7月29日宣佈,其與三星電子的仲裁程序已結束,雙方已簽署一項新的專利許可協議。三星此前獲得的InterDigital蜂窩無線與視頻技術專利組合許可已於2022年12月31日到期。2023年1月,雙方宣佈將通過有約束力的仲裁程序來確定新協議的最終條款。
獵豹移動宣佈控股UFACTORY
獵豹移動宣佈,公司已通過旗下控股子公司簽署正式協議,擬以約9946萬元的總對價,收購輕量型機械臂領先供應商深圳衆爲創造科技有限公司(UFACTORY)60.8%的股份。交易前,獵豹移動另一家全資子公司已持有UFACTORY 19.2%的股份;交易完成後,公司旗下兩家子公司將合計持有UFACTORY 80%的股份,對應獵豹移動持有UFACTORY的最終經濟權益將增加至75.8%,實現對UFACTORY的控股。
達索中國首個開放創新實驗室啓用
達索系統CEO帕斯卡·達洛茲(Pascal Daloz)透露,將於今年年底前在中國啓動首個創投基金,用於支持中國創新企業。此外,法國達索系統在上海啓用中國首個開放創新實驗室3D EXPERIENCE Lab,這也是達索系統全球第五家開放創新實驗室。
愛德萬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長295.7%
日本芯片測試設備製造商愛德萬(Advantest)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5年第一財季業績。季度淨銷售額2637.76億日元,上年同期爲1387.25億日元,同比增長90.1%。季度營業利潤1239.52億日元,上年同期爲313.25億日元,同比增長295.7%。季度歸屬公司淨利潤901.8億日元,上年同期爲238.73億日元,同比增長277.7%。
印度首次成美國智能手機最大供應國
Canalys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在印度組裝的智能手機佔美國進口智能手機總量的44%,較去年同期的13%大幅增長。印度首次成爲美國智能手機的最大供應國。印度智能手機總產量較去年同期飆升240%,主要是由於蘋果加快了在印度的生產。三星電子主要生產基地越南排名第二,份額爲30%。中國組裝的手機份額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61%下降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25%,排在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