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屢提「缺工」科技業職缺 供需比不到0.5

圖去年令人稱羨的科技金飯碗在勞動市場上供過於求。圖/本報資料照片

科技業十大熱門職務工作機會數與供需比

臺北國際電腦展「缺工」成關鍵字,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屢提該議題,雖意在機器人願景,但真實情況確實如此,去年令人稱羨的科技金飯碗在勞動市場上供過於求,平均一份工作僅不足0.5人來應徵,換算求職者更可從超兩份工作中挑選。

黃仁勳自19號演講再到20日與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同臺,均大談科技業缺工現況,藉機描繪人型機器人、AI代理等藍圖。而作爲黃仁勳口中科技樞紐的臺灣,當前連有高薪標籤的科技業都缺工嚴峻,104人力銀行報告顯示,分別調查六大科技產業(軟體及網路相關業、電信及通訊相關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光電及光學相關業、電子零組件相關業、半導體業),沒有一個去年供需比達到0.5。

104人力銀行報告表示,「相對」不缺工的半導體去年平均每個工作機會供需比處於0.34~0.45,一份職缺僅能吸引到0.45人來應徵,側面換算該市場上,求職者有挑選超兩份工作的餘裕,也顯示科技業缺才窘境。光電光學產業去年平均供需比在0.24~0.3,其餘四大產業更連逼近0.2都很辛苦,開聘數量最多的軟體網路業供需比僅0.15~0.2、求職者可挑選5~6份工作。

缺工不僅出現在工程師等技術端,更是全方位的問題。該報告指出,從去年科技業十大熱門職務來看,供需比最高者也僅0.5上下,更有多達六個職務供需比小於0.4。如此看更能理解黃仁勳用此訴求描繪藍圖,業界普遍冀望AI代理與機器人新技術來變革當下各種勞力或決策需求。

104人力銀行表示,當前科技業缺工是普遍問題,尤其難找門市或業務銷售人力;整體來看半導體業對求職者吸引力較高,電子製造與網科缺工最嚴峻;釋出職缺數來看,AI與雲端發展下網科有最多工作機會,半導體與電子相對旺盛,5G衛星等技術尚在研發的電信通訊業職缺數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