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齊元/無視「全球減一」 臺灣被美吸進

日前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表示,全球可能進入一個「全世界暫時減一」的格局。由於美國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全球秩序發生重大變化,美國和全世界對立,要求往來貿易伙伴以美國利益優先。現況是全球整體經貿框架大致不變,美國則暫時在外。

李顯龍表示,「美國優先」本質上是零和博弈,其戰略核心並非共贏。但他認爲美國退出,遊戲還是可以繼續,其他國家仍可彼此展開貿易並維持這個體系;換言之,全世界正在加速進入「後美國時代」。

全世界國家短期內或許沒有辦法抵擋美國的威脅與逼迫,但彼此會變得更加團結。這次「金磚國家」都被川普總統課予重稅,包括巴西、印度、南非等,俄羅斯也被美國製裁,雖然川普和普亭方纔會面,至於印度更因購買俄國石油受到重懲。川普接下來將集中精力對付中國,也可能會進行重大利益交換。

和全球潮流反其道而行的是臺灣,賴總統表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將推出「臺灣加一」策略,讓臺美雙方經貿合作更緊密,共創未來經濟黃金時代。這有兩大謬誤,首先臺美貿易行之有年,但川普並非平等和臺灣往來,而是要求臺灣鉅額投資美國、購買美國商品,並完全開放市場;其次,臺灣除了「跪美」外,並無其他市場分散策略。

川普的商人交易性格,見錢眼開,蘋果執行長進白宮,宣佈在美投資加碼六千億美元,令川普龍心大悅。此外,川普還將腦筋動到出口上面,和輝達及超微達成協議,將銷往中國的晶片營收之百分之十五上繳美國國庫,以換取出口許可。

臺灣政府被川普壓榨,還不準人民疑美,爲的只是抵制中國,執政黨至今還未醒悟。問題是川普就是瞄準臺灣半導體和AI產業,欲將其整盤端去;政府在協助美國「再工業化」同時,有沒有想到如何讓傳統產業轉型?「全球南方」國家正快速崛起,政府一味抗中,導致臺灣企業被排除在未來最大市場之外。

川習會即將登場。川普表示,習近平告訴過他,在他總統任內不會入侵臺灣;大陸對此迴應表示,臺灣議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議題。執政黨在沾沾自喜之時,卻忘了臺灣註定會被交易;在川普眼中,大國纔有談判籌碼,他把非經濟議題和關稅捆綁談判,兩岸議題自然不會例外。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預定於十月在北京召開,有可能進行部分高層權力改組。對習近平而言,若能促成兩岸和平統一,將有助於其完成百年大業、青史留名;同理,對川普來說,其與普亭在阿拉斯加會談的主軸是「追求和平」,若能落實到兩岸,將保證他得到諾貝爾和平獎,必然全力以赴!

事到如今,臺灣已無法主導自己未來的命運,我們應吸取教訓,避免淪落到烏克蘭和加薩的下場。烏克蘭如今殘破不堪,可能淪爲川普和普亭利益交換的犧牲品;至於加薩更已成人間煉獄,以色列封鎖人道援助,內唐亞胡還決定出兵全面佔領加薩,雖然不少國家欲承認巴勒斯坦獨立建國,但在美國阻撓下,巴勒斯坦正面臨種族滅絕危機。

臺灣前往美國投資乃必然趨勢,但我們都是零和遊戲的輸家;傳統產業和農業面臨生存危機,而高科技產業也要以高出數倍的成本前往一個陌生市場打拚。政府至少應做的是引領企業走向「臺灣+N」,而不是被美國鎖死、吃幹抹淨,卻還得額手稱慶。(作者爲臺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