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搶買潮湧向新興國家 深怕錯過這波行情
金價創高已見怪不怪,如今連新興市場在內的各國央行也加入追捧黃金的行列。(美聯社)
黃金價格創新高已見怪不怪,如今就連新興市場在內的各國央行也害怕錯過行情,加入追捧黃金的行列。
世界黃金協會(WGC)資深市場策略師卡瓦託尼(Joe Cavatoni)在MarketWatch 評論指出:「即使價格已創新高,央行依然是黃金穩定的策略買家,因爲黃金在強化外匯存底組合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對許多央行而言,這攸關分散化佈局、穩定性,以及對長期持有的信心。」
卡瓦託尼說:「在地緣政治持續動盪、利率預期反覆變動,以及美元等法定貨幣的可靠性遭到質疑的情況下,黃金仍被視爲一種不受任何政府或金融體系約束、值得信賴的價值儲藏工具。我們看到央行對黃金的態度出現結構性而非週期性的轉變,已將黃金視爲外匯存底中關鍵且具流動性的資產。」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10月3日發佈的數據,全球各國央行8月共增持19公噸黃金,扭轉7月較前一個減少的趨勢。
很多新興市場國家近來也成了黃金的大買家,藉此充實國庫。金價上漲也提振投資人對主要產金國的信心,南非股市正邁向20年來表現最佳的一年,非洲最大產金國迦納信用評等獲得調升。
值得注意的是,波蘭、土耳其和哈薩克近來都在持續增持黃金儲備。Ashmore集團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德莫內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增持黃金,正值美元走弱、金融環境普遍寬鬆之時。道富環球資深新興市場策略師孫寧(Ning Sun)也說,過去金價上漲通常伴隨風險資產下跌,但這次情況不同,在美元疲弱、外界對美國經濟政策不安的環境下,趨勢出現逆轉,結果是新興市場成了最大贏家。
世界黃金協會報告提醒,「創新高的金價仍可能限制央行的買進力道」,但最近買盤趨緩「並不代表央行整體對黃金的興趣正在減退」。
BullionVault研究主管艾希(Adrian Ash)接受MarketWatch訪問時表示,央行持續強勁的買盤「證明就連央行也難逃FOMO(害怕錯過行情)心態」。他指出,央行的買盤也證明,即使金價創下新高,各國仍積極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