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期現貨衝破4100美元 白銀飆52.5美元同刷天價
▲黃金價格持續衝高,今年來漲幅超過56%。(圖/記者陳瑩欣攝)
記者陳瑩欣/綜合報導
受到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以及市場對美國降息的樂觀預期影響,國際黃金期現貨價格雙雙衝破每盎司4100美元新高;白銀價格也升至歷史高點。
《路透社》報導,臺北時間14日凌晨1點47分,現貨金上漲2.2%,報每盎司4106.48美元,爲首度衝破4100美元大關。
至臺北時間今(14)日上午7點37分左右,現貨黃金再飆上每盎司413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紐約期金觸及每盎司4150美元,同破紀錄。
金價今年以來已上漲56%,並在上週首次突破4,000美元大關,受到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確定性、美國降息預期以及各國央行積極買進黃金等多重因素推動。
Blue Line Futures首席市場策略師Phillip Streible表示:「金價的上升動能可能輕易持續下去,我們可能在2026年底前看到金價突破每盎司5,000美元。」他補充指出,穩定的央行購金、ETF資金流入、美中貿易緊張以及美國利率下降的前景,正爲金市提供結構性支撐。
在地緣政治方面,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重新點燃了與中國的貿易緊張關係,結束了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微妙停火。
同時,交易員預估聯準會10月降息1碼(25個基點)的機率爲97%,12月降息的機率則達100%。由於黃金不具孳息特性,通常在低利率環境下表現良好。
美國銀行與法國興業銀行的分析師目前預測,金價將在2026年達到每盎司5,000美元,而渣打銀行則將明年的平均金價預測上調至4,488美元。渣打銀行商品研究全球主管Suki Cooper表示:「我們認爲這波漲勢仍有延續空間,但短期內若出現技術性回檔,將有助於長線上漲趨勢的健康發展。」
現貨白銀上漲3.1%,報每盎司51.82美元,盤中一度觸及52.12美元的歷史高位,受到與金價相同的利多因素及現貨市場緊俏影響。
《彭博社》指出,倫敦市場現貨白銀一度上漲0.4%,至每盎司52.5868美元,超越了1980年1月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監管、現已停用的合約所創下的高點。
白銀是少數幾個在1970年代與1980年代大宗商品暴漲潮中創下高價、但迄今尚未被超越的市場之一。根據自1993年以來的即時現貨數據,白銀已創下新高,並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公佈的每日拍賣價格資料中超越1980年的紀錄。
技術指標顯示,金銀均處於超買區間,黃金相對強弱指數(RSI)爲80,白銀爲83。白金上漲3.9%至每盎司1648.25美元,鈀金上漲5.2%至1478.9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