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煩惱一杯咖啡?他從低收入戶到千萬身價:搞定「人生三大事」這輩子不用擔心錢的事

圖/pixabay

作者: 傑瑞.迪利安

現在的我算是有錢了,雖然日子並非總是如此。

然而,我的人生除了兩段短暫時間外,一直沒有財務壓力,這讓我的幸福感暴增百倍。

我的父母一個在海岸防衛隊開直升機,一個在學校教書。父母離婚後,我跟着母親和外婆在康乃狄克州東南部長大,14歲的時候,外婆去世。在我小時候,生活總是拮据——我們家不窮,但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們被視爲中低收入戶。

我對小時候那些困難日子有着非常清楚的記憶。我有些衣服是撿車庫拍賣的舊貨,雖然不是全部,但我清楚記得,有一件藍紫色夾克我穿了整個冬天,然後又繼續穿它過了很多年。我差一點就要去領學校提供的免費午餐了。家裡的電視機是木框式的老式電視,上面有接收器,看電視還要轉動屋頂上的天線才能收到訊號。

儘管物質匱乏,但聖誕節從來不是問題——我也和其他小孩一樣寫信給聖誕老公公,列出我想要的禮物,最後大部分會出現在聖誕樹下。當然,母親離婚也拿到一點贍養費補貼家用。

但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了。如果要度假,就是開車去。一次,我們去新罕布夏州過暑假,旅館一晚房價居然要90美元,真是把我嚇呆了,這是我童年記憶中最大的奢侈。不過,就像我說的,我們並不窮,我母親已經盡她所能給我們最好的了。

快轉到今天。我去年的營收是170萬美元(約新臺幣5,182.9萬元),還不包括我的投資收益。

但這本書不是一本討論如何致富的書,這類書太多,品質參差不齊。雖然在你閱讀過程中,我們會略微討論一下如何致富這個議題,但那不是本書的重點。

本書的重點是如何減輕財務壓力。

錢擔心、被經濟重擔壓迫的人多到不行。有人徹夜難眠,只想着如何找到錢付房租。有人就學貸款付了好多年,卻恍然發現欠銀行的錢居然比剛開始借的時候多更多。有人買了一堆爛股票,燒光了大筆資金,但他們仍然抱着那些股票,期待有一天能回本。

經濟壓力會加重其他事情的壓力:婚姻、工作、孩子。被錢逼急的日子,生活會更困難。

但我們必須知道一件事:財務壓力是沒有必要產生的。沒有財務壓力的人生,是可能的。

大多數人認爲,解決財務壓力的解藥就是有更多的錢,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沒有財務壓力的人生,取決於你如何安排財務以及你對金錢的態度,這就是本書要討論的兩個議題。

這時候你就會問:「我如何在大事上做對?」接下來,我將藉由剖析財務壓力的兩個來源:債務和風險來說明。

我現在住在南卡羅萊納州的美特爾灣區,13年前才從紐約搬來這裡。我住在紐約時,談話對象是操作對衝基金的經理人和銀行投資專家;在美特爾灣這裡,我聊天的對象是屋頂修繕工人、飯店從業人員和油漆工。

然後我明白了,不管是紐約人還是住在美特爾灣這裡的人,想的事情都一樣,都在擔心錢,他們對錢有同樣的憂慮:擔心債務,擔心風險。

債務和風險是財務壓力的兩個來源,沒別的了。

債務壓力出現在買房、買車、就學、刷信用卡;而只要投資,就可能出現風險壓力。

所以只要能避免錯誤的負債且承擔正確的風險,那人生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想像你的人生只需在三件事上煩惱錢的事——買房、買車、上大學——其他的時間,根本不用擔心錢的事。

這就是本書想要告訴你的。本書內容分爲五個篇章。

Part 1,修正你的態度──你是否全心全意,無論在精神上、情感上都真正想賺錢?

Part 2,談談平衡——如何與金錢維持健康的關係。

Part 3,探討債務壓力的細節——仔細討論你該如何面對債務的相關壓力,以及該如何將債務壓力減到最低。

Part 4,有關風險壓力——我會詳細介紹如何管理風險壓力,提出將風險壓力減到最輕的方法。還會介紹很棒的投資組合——簡單、強大,能賺錢又能將風險減到最低。

Part 5,放輕鬆——只要成功減輕財務壓力,所有美好事物都會降臨在你身上。

我總跟別人說,我從事的不是金融業,而是快樂行業。是的,本書是一本談錢的書,或者更切確地說,這是一本告訴你如何擁有財務幸福的書。

然而,就算你有百萬美元也不能保證幸福。讓我告訴你,很多有錢人的財務壓力超大,但也有許多窮人沒什麼財務壓力。這似乎令人難以置信,我認識很多比我有錢的人,但有錢反而增加他們的財務壓力,而不是減低。就像Tesla和SpaceX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他是世上最有錢的人,或說曾經是世上最有錢的人,但他還是有財務壓力,甚至很多財務壓力還是他自己找的。

但對那些有良好金錢習慣的人來說,就算一屁股栽進錢坑,出現的也只是好事。我聽過一個故事:某個年輕人用50元買運動彩券,贏了100萬,他把錢拿去還清了貸款和所有債務,剩下的就存入銀行,從此再也無需擔憂財務狀況。事情就該這樣做纔對。

就算你沒那種好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世上多的是腳踏實地的人,每年努力省下兩萬美元,把錢放進利息優惠的退休帳戶,存到最後就有一大筆錢。他們不會一看到最近有些投資項目很夯,就像近來流行加密貨幣,就把存下來的錢白白投進去燒掉。慢慢致富要好得多——每天按部就班好好工作,把賺到的錢存起來,明智投資,再看着錢長大。

如果我能做到,你一定也能,而且我說的不是賺到錢——而是達到沒有財務壓力。

擁有一大筆錢不是財富自由,我見過很多人都把財務搞砸了。訂出一套處理日常財務決策的準則才能讓你真正達成財務自由。

這本書想幫你將財務壓力減到最低。但請注意,目標不是消除財務壓力,因爲財務壓力並不可能完全消除。

身爲人,人生的一部分就是學習、成長、賺更多的錢,財務不免變得越來越複雜,你想要好結果,就得要冒一點風險,就必定會有少許壓力。

重要的是解決那些不必要的財務壓力。就像越欠越多的信用卡債務、讓你深陷泥淖的學生貸款;或是買了三倍槓桿的ETF、買了太大的房子或買車;又或者過得太省、太摳。是的,錙銖必較,事事節儉,反而會增加你的財務壓力,因爲你的腦袋一直在乎錢。本書的目標是帶你走到不再擔心錢的境地——這聽起來像是無法實現的願望,但這就是我的目標。

這也是本書適合所有人的原因——適合打兩份工維持生計的單親媽媽,也適合以創投爲業的百萬富翁,因爲我們都是人,想的都一樣。社會上低端、高端、中階的日子我都過過——這套方法對我來說是有用的,我從來沒有爲了錢的問題失眠過,一次都沒有。

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達到幾乎不再爲錢煩惱的一天,我會告訴你怎麼做。

本文摘錄自奇光出版的《你必須真心想要有錢:賺錢╳投資╳消費╳儲蓄全面解鎖,房貸‧車貸‧學貸‧卡債不再擔心,華爾街理財投顧教你過上沒有財務壓力的人生》

作者:傑瑞.迪利安(Jared Dillian)

金融專業電子報《The Daily Dirtnap》的主筆編輯。主修數學、財務金融,也擁有寫作學位,2001至2008年間在雷曼兄弟投資銀行擔任交易員,負責指數套利與ETF。擔任投顧公司Mauldin Economics的投資策略分析師、《彭博觀點》(Bloomberg Opinion)的專欄作家,還開了一家創投公司Jared Dillian Money。着有《街頭怪胎:雷曼兄弟的金錢與瘋狂》(Street Freak: Money and Madness at Lehman Brothers)、小說《世間萬惡》(All the Evil of This World),以及散文集《那些混蛋:69篇有關生命、創意和意義的文章》(Those Bastards: 69 Essays on Life, Creativity, and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