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中國投資!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既然歐洲人想買中國貨,爲何不讓陸企在這生產?
歡迎中國投資!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既然歐洲人想買中國貨,爲何不讓陸企在這生產?(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引述《南華早報》13日報導,德國巴伐利亞州副州長兼經濟、發展和能源部長艾旺格(Hubert Aiwanger)接受採訪時說,儘管中歐緊張關係日益加劇,但該州仍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表示歡迎。
艾旺格坦言,布魯塞爾對中國在歐洲大陸日益擴大的經濟影響力感到擔憂,他也承認歐洲確實需要增強其經濟韌性和自給自足能力,但他強調,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並非解決之道。
「這一點適用於中國,同樣也適用於與我們保持密切關係的其他主要經濟體,比如美國或日本……我們會繼續歡迎中國公司在巴伐利亞州投資。」他說。
德國巴伐利亞州素有「大企業之鄉」之稱,是德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州之一,也是德國面積最大的州,人口超過1300萬,2022年GDP約爲7168億歐元,佔到德國GDP總量的18%以上。西門子、愛迪達、奧迪、寶馬等多家知名德國企業的總部都位於巴伐利亞州。
德媒指出,中國是巴伐利亞州在全球最大、最重要的貿易伙伴。2023年,雙方貿易額達到530億歐元,巴伐利亞州對中國的出口額達到170億歐元,從中國的進口額近360億歐元。過去幾十年裡%,巴伐利亞州始終與中國保持密切聯繫,州長多次出訪中國。
2024年3月23日,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基社盟主席馬庫斯·索德爾啓程訪問中國,尋求擴大巴伐利亞州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當時索德爾表示,他認識到中國帶來的「挑戰」,但他更關注現實的利益,希望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
索德爾將此次訪華稱爲「非常非常重要的訪問」,他希望利用此次中國之行擴大巴伐利亞州與中國的經濟聯繫,「特別是在德國經濟和巴伐利亞州經濟需要一切支持的時候,我們很高興繼續敞開大門。」
根據巴伐利亞州工業協會2024年發佈的報告,傳統上,中國不是巴伐利亞州企業投資資金的主要來源地。2022年中國投資僅佔該州投資總額的0.7%。
但在2024年,中國對巴伐利亞州的投資創下新紀錄。艾旺格告訴《南華早報》,目前已有約500家中國企業在巴伐利亞州運營,累計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
合作領域也在不斷拓寬。除了該州核心產業汽車製造業之外,中國企業還涉足其他多個領域,包括航空太空、能源、電信、電子和生物技術等。
艾旺格認爲,巴伐利亞州強大的創新能力與雄厚的產業基礎,是吸引中國投資的核心優勢,使其成爲中國企業在歐洲佈局的理想目的地。
《南華早報》提到,作爲寶馬和奧迪的總部所在地,巴伐利亞州在歐洲汽車工業中佔據核心地位。但隨着布魯塞爾與北京之間貿易關係的惡化,該州也陷入了尷尬處境。
這種無端擔憂在電動汽車領域尤爲強烈,歐盟官員宣稱中國對該行業提供了所謂「不公平補貼」,這遭到了德國車企等多方反對。去年,歐盟對電動汽車反補貼案終裁草案進行投票,德國、匈牙利等5國投下反對票,12國棄權。
艾旺格對此批評道,歐洲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所謂「反補貼」關稅的做法,並非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從根本上說,我們支持在世界貿易組織(WTO)框架下,開展開放、基於規則且符合價值觀的貿易,」他說,「因此,我對歐盟去年對中國徵收反補貼稅的做法持批評態度,我更希望看到歐盟與中國通過談判達成協議,找到一個符合WTO規則、無需徵收關稅的解決方案。」
至於如何解決中歐貿易爭端,艾旺格給出的一個潛在方案是,吸引更多中國企業來巴伐利亞州投資。
他反問道,「既然歐洲消費者對中國消費品感興趣,那中國企業爲什麼不能在歐洲,特別是在巴伐利亞州生產這些產品呢?」在艾旺格看來,更多中國投資落地該州,有望實現「雙贏」。
「如果中國汽車製造商希望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我們邀請他們來巴伐利亞州設立生產基地,」他說,「他們可以受益於貼近市場的本地化生產;巴伐利亞州也能借此強化工業基礎。」
據《南華早報》報導,如今,中國企業在巴伐利亞州的佈局已初見規模:科技公司小米和電動汽車製造商小鵬均已宣佈,計劃在慕尼黑建立研發中心。
早在2015年,蔚來就在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設立了全球設計中心,成爲首批在該州建立運營基地的中國企業之一。
當地時間週一,蔚來歐洲副總裁張輝在慕尼黑基地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地區的汽車產業集羣爲企業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不僅幫助蔚來快速與本地供應商建立合作,還能便捷對接歐洲汽車領域的人才資源,「我們在這裡更容易接觸到人才庫,因爲巴伐利亞州是歐洲汽車工業的中心。」
此外,慕尼黑常年位列歐洲最宜居城市榜單,這一優勢也幫助蔚來在初入市場、品牌認知度較低時,成功吸引德國其他城市的人才遷居至此加盟。
在最近舉行的2025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 MOBILITY 2025,簡稱「慕尼黑車展」)上,中歐車企的互動更直觀展現了雙方合作與競爭並存的態勢。比亞迪、小鵬、零跑等中國車企與歐洲老牌車企分庭抗禮,均推出極具競爭力的新款車「型,琳琅滿目的產品讓消費者目不暇接。
展會期間,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也紛紛提及中國市場:賓士首席技術官表示,公司已躋身電動汽車領域頂尖行列,無懼中國對手競爭,而且公司正與中國開發團隊合作降低成本;寶馬集團銷售主管則透露,在明年新款iX3車型上市前,正密切關注中國市場激烈的價格競爭。
艾旺格指出,中德產業的緊密合作已展現出巨大潛力。過去十年,中國車企在德國的發展令人印象深刻,不僅在驅動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更在駕駛輔助系統、先進電池技術及多項創新應用領域穩步前行。
半個世紀後的今天,艾旺格希望,巴伐利亞州與中國的合作「雙向奔赴」,持續書寫着中歐經貿互動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