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新城市活力的奔跑密碼

4月26日,當晨曦照亮花瓣的露珠,“中國牡丹之都”被逾萬名跑者的腳步喚醒,2025“華瑞·華小糧杯”菏澤馬拉松在牡丹芍藥交相輝映的芬芳中鳴槍開跑。

何爲馬拉松

公元前490年,當希臘聯軍在馬拉松平原以少勝多的捷報亟待傳遞,戰士菲迪皮茨用生命完成史詩般的奔襲,從馬拉松跑回雅典。他抵達雅典高呼“我們勝利了”後便力竭而亡。1896年,現代奧林匹克聖火在雅典重燃,馬拉松項目應運而生,將菲迪皮茨當年送信的里程——42.195公里定爲比賽距離。

一百多年後,這項賽事已不再是少數運動健將的專屬,而是全民參與的生活方式。根據中國田徑協會數據,2024年全國共舉辦路跑賽事671場,參賽人次約656萬。與此同時,我國每年有近3億跑者,成爲全球第二大跑步市場。

菏澤馬拉松賽道設計充分展現城市“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起點位於地標性建築菏澤大劇院,途經曹州牡丹園、七里河溼地公園等景點,串聯起歷史文化、生態景觀與現代建設成果。參賽者奔跑間既能沉浸於牡丹文化,又能見證菏澤日新月異的發展。

菏馬爲何熱

兩年前,企業家、資深跑者毛大慶與國內外近萬名選手在菏澤感受馬拉松激情。賽前夜,朋友邀他品嚐菏澤燒烤。“你們這桌,我請了。”深夜十一點,鄰桌的小夥子在得知毛大慶是特意從北京趕來參加馬拉松後,主動結賬。比賽日凌晨,毛大慶剛起牀,朋友已經將早餐送至他房門口。

“在菏澤,我感受到了淳樸熱情的城市文化狀態,這種狀態其實正是發展區域經濟最重要的關鍵細節……”毛大慶事後發文寫道,這兩件事讓他記住了菏澤這座城市,也記住了菏澤人。

一場馬拉松,讀懂一座城。本屆賽事以“花樣菏澤,青春綻放”爲主題,賽道全新升級,串聯地標、自然與人文。前半程爲城市文化長廊,後半程轉入生態活力賽道,沿途補給站與觀賽點盡顯城市風貌與市民熱情。

攜手共奔跑

馬拉松的價值,不止於賽道上的激情碰撞,更在於對城市經濟文化的深層賦能。賽事帶來短期人流高峰,商業贊助、服務、用品、交通住宿、餐飲等全鏈條推動消費增長。菏澤馬拉松期間,數萬參賽者及隨行人員直接拉動本地消費需求。

這些年,國內馬拉松賽事呈現出井噴式增長的態勢,爲當代城市發展開闢了嶄新賽道。近日,《瞭望》新聞週刊刊發文章點贊廈門馬拉松:廈門用23年時間,在42.195公里的賽道上跑出了一條城市發展的“快車道”。

對城市而言,馬拉松賽事是提升知名度、塑造品牌形象的絕佳契機。如今的菏澤,以馬拉松、農民運動會、社區運動會等品牌賽事爲抓手,舉辦各級各類羣衆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促進了體育+文旅、體育+教育深度融合。今年,菏澤馬拉松、菏澤(東明)黃河馬拉松、村BA等菏澤特色賽事品牌接續舉辦,並豐富足籃、象棋、健身氣功、廣場舞、拔河、鄉村健康跑等多品類賽事活動,構建“週週有活動、月月有比賽、人人能參與、全年齡段覆蓋”的賽事活動體系,讓更多羣衆能夠便捷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享受到體育帶來的健康與快樂。

菏澤日報記者 張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