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委多涉工程界 挨轟「球員當裁判」
環境部日前公佈第2屆環委名單,北中南環團8日到立法院舉辦記者會,點名多位環委同時是促進環境工程建設的「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幹部,涉及利益衝突問題。(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提供/蔡佩珈臺北傳真)
環境部日前公佈第2屆環評委員名單,不過環團8日指出,名單不僅缺乏醫療及公衛專業,工程環工類佔近6成,極權獨大,甚至有多位環委是「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幹部,還有開發單位負責人曾是該學會贊助商,質疑這些環委是金主贊助,形同「球員當裁判」,要求環境部調查該學會贊助商與審查案件關聯性,撤換不適任環委。
北中南環團昨天舉辦記者會,點名多位環委涉及利益衝突問題。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指出,從環保署時期開始,就有多位環委同時擔任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監事,以第17屆理監事爲例,王雅玢、程淑芬、白子易、江康鈺、江鴻龍、遊勝傑,同時也是環保署第13、14屆環評委員,而當時的理事劉佳鈞,也是彰濱晶鼎焚化爐開發案的負責人,更是該協會的贊助商。
她指出,這些環委是推動工程的倡議者,卻在環評審當中擔任裁判,還是金主贊助的球員當裁判,呼籲環境部退回名單,主動釐清該學會的贊助商,與環境部正在審查中的案件有哪些。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創會理事長葉光芃則強調,環境部升格後,連2年沒有衛福部代表擔任環委,賴清德總統纔在9月強調氣候變遷挑戰,必須啓動健康照護政策轉型,任命衛福部長石崇良爲健康臺灣執行秘書,難道彭啓明在打臉賴清德?呼籲立委凍結環境部相關預算。
環境保護司迴應,本屆環工領域環委,涵蓋空品、噪音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專業,本屆環評委員現任職於環工科系人數爲7人,與歷屆相同,另外,遴選過程已要求所有環委填揭露表並辦理迴避,維持審查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