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晶2026年12吋晶圓佔比拚近三分之二 美國兩大新廠成成長引擎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18日出席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董事長徐秀蘭指出,儘管2025年下半年營收與毛利仍面臨壓力,但隨全球擴產佈局逐步到位,預期2026年12吋晶圓的營收與產能佔比將顯著提升至近三分之二,美國德州與密蘇里兩大新廠將扮演關鍵成長動能來源。

她坦言,環球晶長年12吋晶圓產能偏低,導致接單時屢受限制,甚至被客戶抱怨「產能不夠」。爲補足高階晶圓供應缺口,公司近年已同步於全球六國推動新廠建設,聚焦先進製程與高附加價值應用,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與產品競爭力。

目前除美國新廠仍處於送樣階段,其餘包括日本、韓國與臺灣等地產線已陸續開出並創下出貨歷史新高。徐秀蘭表示,此波擴建策略不同於過往併購模式,而是採自建產線,以避開舊世代產能負擔,同時能彈性依據客戶需求與地緣優勢進行產品配置,「併購是買他的過去,這個擴廠是建自己的未來」。

她強調,新增產能全面用於支援AI伺服器、矽光子、SOI、機器人與先進封裝等未來應用,技術方向明確。其中密蘇里州新建的12吋SOI晶圓產線,也將貢獻下一波高成長力道。

在資本支出方面,公司預估2025年金額將與2024年相當,爲本波擴產高峰期之一;折舊費用則預估佔營收比重達16%至20%,2026年續處高檔,但各國政府補助將從帳面固定資產中扣除,有助財務壓力緩解。

展望後市,徐秀蘭表示,地緣關稅與總體需求仍未明朗,第3季營運續有壓力,不過隨着主要地區新廠陸續投產、先進製程動能回溫,公司長期競爭力將更顯強勁,尤其具備環球供應能力,可就近支援客戶,有助深化未來合作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