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與中大簽合作備忘錄培育綠領人才 彭啓明:綠領薪高缺人才

環境部長彭啓明(右)與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左)簽署合作備忘錄,贈送「環境之友」獎座感謝。記者曾增勳/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上午出席2025年環境分析研討會,頒獎表揚環境檢驗優秀人才,並與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簽署合作備忘錄,決定攜手推動氣候調適與淨零轉型、培養綠領人才,鼓啓明表示,綠領人才是未來永續主流,環境部與32所大學合作培育綠領人才,中央大學有很好的氣候、永續治理人才,雙方加強合作推動淨轉型和培育綠領人才。

彭啓明前往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出席2025年環境分析研討會,彭以自己和環境部是會員身分參與,今年環境檢驗優良人員共有李如訓等6人獲獎,彭啓明頒發獎牌和獎金表揚,他表示,在很多年輕人不願做檢監測行業,對檢監測業不認識,是現階段危機,該部將協助企業改變現況,該部資循署新成立資源循環新創產業串聯年輕朋友,該部百億綠色成長基金,推動環經濟和淨零投資。

彭啓明與蕭述三兩人在中央大學,進行淨零新目標的設定及氣候治理與綠領人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攜手資源共享研究能量整合,推動氣候治理與環境領域關鍵技術研發、綠領人才培育合作,推動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聯盟。

彭啓明並說明他在環境部一年推動諸多政策成果,提出國家減碳實際新目標,至2035年臺灣減碳淨排放量將較2005年減少38%正負二,今年碳費制度上路,並說明現今國內綠領人才職缺倍數成長,綠領人才不夠,綠領人才薪資至少4、5萬元、甚至10幾萬元,他鼓勵投入綠色職務,「年輕朋友做永續的夢,是志業也是事業」。

彭啓明表示,靠環境部自己是無法解決所有環境問題,中央大學擁有很好的環境、永續治理人才,優先選擇MOU合作,爲推動永續的綠領人才掊育,該部與全臺32所大學合作,中央大學很多老師是環評委員或環境部諮詢委員,中大在氣候治理及永續人才培育可以更多協助淨零轉型、綠色競爭力發展,協助施政更具前瞻性。

蕭述三表示,中央大學基於永續治校理念、社會責任,積極參與國家科研活動及人才培育,並以永續素養觀念當成核心價值,中大在永續、環境、綠能、氣候變遷調適等領域充滿能量,與環境部密切合作,去年成立永續綠能學院協助培更多育綠領人才,爲國家創造更多價值。

環境部長彭啓明(右)與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左)簽署氣候治理及綠領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記者曾增勳/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右四)與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左四)簽署合作備忘錄與老師合影。記者曾增勳/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前排左三)與中央大學校長蕭述三(前排右三)簽署合作備忘錄與全體師生合影。記者曾增勳/攝影

環境部長彭啓明說明自己擔任部長一年的諸多政策及成果,提出國家減碳實際新目標及鼓勵年輕人投入綠。記者曾增勳/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