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試監測PM0.1 明年臺中、高雄先行
超細懸浮微粒(PM0.1)恐增加全身性發炎、心血管及肺部等疾病風險,環境部說,明年起,將在臺中市及高雄市部分空品監測站進行PM0.1試驗性監測。交通部則說,會持續推廣運具電動化,目標今年底市區客運電動化百分之卅五。
空污已被證實會對人體各器官系統造成長期傷害,環團與醫師團體前天開記者會,要求政府有效管制移動污染,並擴大監管奈米級空污物的PM0.1。
環境部昨於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針對空污管制政策進行專題報告。環境部常務次長沈志修表示,環境部自前年十月起和臺大合作,於臺北市交通流量密集地點設立空氣品質監測站,針對PM0.1進行觀測。研究結果顯示,PM0.1在大氣中的總微粒數目濃度具主導地位,約佔九成,並發現交通車輛爲臺北市最主要的PM0.1來源。
沈志修說,目前國內關於PM0.1的監測數據與本土研究成果仍相對有限,尚難全面掌握其污染來源與特性,明年起將在臺中市及高雄市的部分空氣品質監測站進行PM0.1的試驗性監測。
不過立委邱鎮軍質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日前就中市府環保局違法裁處臺電臺中電廠一案,撤銷行政院訴願決定及環境部原處分,環境部卻還打算上訴,究竟環境部是空品主管機關,還是其實是臺電的法律部?環境部要不要改名爲「護航部」?沈志修強調,環境部在空污防制有監督責任,否則就是失職,因此會依法提起上訴,沒有在護航臺電。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