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攜手童軍總會調查清理全臺海洋廢棄物

中華民國童軍總會與環保團體RE-THINK合作,在全臺各地海灘進行海洋廢棄物調查與清理。照片提供/RE-THINK

RE-THINK 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與中華民國童軍總會,以及全臺志工合作調查清理海灘廢棄物,清理調查共有8249 件海灘廢棄物,發現海灘垃圾類型以食品包裝爲主,瓶裝水、茶品類爲最大宗,能量飲品垃圾高居海灘廢棄物第三。

RE-THINK從2013年起,已舉辦數百場淨灘活動,吸引超過5萬人次參與,清除數百噸海洋垃圾。RE-THINK將在7月19 日舉行「2025 撿回臺灣」第12屆環島淨灘活動,預計前往九個無人守護,地處偏遠,大量垃圾的海灘,也將前進馬祖外島,邀請當地民衆參與淨灘活動,理解海灘垃圾背後原因,重新思考日常的生活習慣,如何影響我們生存的環境。

RE-THINK在2025年與中華民國童軍總會合作,每月深入臺灣146處本島與外島海灘,調查海洋垃圾污染狀況。對童軍來說,這是全國範圍的持續環境服務計劃,能有深度學習。許多地方童軍團以親子或家庭形式參與,每月由不同家庭執行調查,創造親子共學時光。也有18歲至26歲羅浮童軍,認領東部海岸調查點,結合旅遊或服務學習。金門高中童軍團認領所有金門觀測點,每月定期調查。

青年童軍夥伴賴彥丞說,我們今年6月在馬來西亞亞太區童軍社會影響力與倡議工作坊,分享與RE-THINK合作的海洋廢棄物調查,引起其他國家童軍代表的興趣。馬爾地夫童軍還與我國童軍交換海洋廢棄物調查的活動紀念領巾,他們的倡議主題是覆育海岸珊瑚礁。

RE-THINK指出,根據海灘食品包裝垃圾調查,海灘上出現最多的食品包裝廢棄物,高達2356件與水有關各種瓶罐飲品,佔比28%。其次是茶類飲品,佔 21.7%,1826件。以材質觀察,寶特瓶是海灘最常見的垃圾,佔67.4%。全臺逾五成寶特瓶垃圾分佈北部地區新北、基隆、桃園、新竹、宜蘭等地,北部因爲洋流關係,季風帶來的國外垃圾比率最高,有20%。

能量飲料垃圾排名第三,共1313件,近15.6%。RE-THINK分析,瓶身小巧,攜帶方便的能量飲品,釣客或戶外活動者經常使用,多數能量飲料爲玻璃瓶包裝,不易回收,丟棄後不易分解,成爲海邊活動後,長期留在海岸的垃圾。

環保團體RE-THINK與中華民國童軍總統合作海灘食品包裝垃圾調查,發現水、茶、能量飲等類飲料瓶罐垃圾數量最多。照片提供/RE-THIN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