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縣:以梨爲媒興產業 文旅融出新前景

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懷遠縣徐圩鄉梨園村因梨樹而得名。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幾乎爲零;2022年,達到68萬元;2024年,邁入140萬元大關,利潤102萬元。短短几年,緣何有如此鉅變呢?

聚才聚力夯實根基

在擔任梨園村黨總支書記之前,尚元進退伍後經商十多年,事業小成。

2012年開始,尚元進陸續出資爲村裡修路挖渠,但他覺得這些遠遠不夠。

“一個人富不值得自豪,整村人富起來纔是我的追求。”2016年,尚元進放下年入百萬元的生意,當選爲梨園村黨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2020年,他正式當選爲村黨總支書記。

“我在梨園村出生長大,要對得起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尚元進上任後,以軍人的作風和高效的執行力對梨園村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逐漸贏得黨員羣衆的信任。

“看到尚書記爲我們服務,觸動很大。”支部成員閆二廷是重點大學畢業生,也是本村媳婦,“書記問我能不能吃苦,我說能。”換屆時,閆二廷當選村黨總支委員,分管鄉村振興工作。

誰家有困難,閆二廷都會積極上前,公平公正處理到位。去年梨樹豐收,閆二廷帶着孩子幫忙打包。“早上來,夜裡再走。孩子不大,也在忙前忙後,能吃苦。”尚元進看在眼裡,勸她回去休息。“大家都辛苦,我不能當逃兵。”閆二廷直到中暑才停下來。

在尚元進的影響下,越來越多有學歷、有能力的大學生加入村“兩委”。目前,村“兩委”幹部7人,其中90後4人,本科生3人,大專生4人,在全縣黨支部相關考覈中位居前列。

以梨爲媒融合發展

“梨園村地理位置偏僻,最大的資源稟賦就是土地,發展村集體經濟要在土地上做文章。”2020年,在全村黨員羣衆代表大會上,尚元進爲村裡發展“號脈下藥”。

梨園村種植梨樹有近700年曆史,梨樹種植總面積1800畝,百年以上老梨樹100多棵。由於地處偏僻且交通不便,梨果滯銷。

爲解決梨果銷售問題,梨園村積極與市紅十字會對接,合作開展梨樹認養項目,採用互聯網認養模式,並藉助市紅十字會網絡衆籌平臺推進梨樹認養。

2023年認養1805棵,梨農收入12萬餘元,村集體增收4萬餘元,幫助果農128戶,其中脫貧戶、監測戶20戶。此外,還爲脫貧戶維修房屋,修建博愛小道,資助困難學生10000元。2024年,繼續開展認養活動,認養梨樹2015棵,梨農收入13萬餘元,村集體增收6萬餘元。梨樹認養項目獲得安徽省青年志願服務大賽金獎、國家青年志願服務大賽金獎。

從2017年開始,梨園村謀劃舉辦首屆梨花文化旅遊節,至今已舉辦五屆,遊客越來越多。

去年梨花節,每天都有2萬名遊客來到梨園村遊玩,村民通過賣水果、小吃等,不少人一天能有上千元收入。“我鼓勵大家銷售梨子、梨酒、梨膏糖、草雞蛋。”尚元進說,此舉不僅提高了村民收入,村裡收取適當攤位費,也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

“村集體收入除用於農業方面補貼外,更多的是用來反哺村民。”尚元進說,通過環境整治、綠化栽種等爲村民提供近50個就業崗位,幫助村民增收5000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從2023年9月開始,每位考上大學的梨園學子都會收到2500元助學金,其中2000元來自村集體,500元來自尚元進個人。如今,梨園學習氛圍濃厚,去年共有6名學生考上了一本大學。

此外,梨園村還是全市唯一加入紅十字會的村莊,通過募捐活動,去年共募集資金11萬元,用於救急、助學、救殘等公益事業。

梨花盛開共赴春光

爲進一步挖掘徐圩鄉的歷史文化、生態資源及鄉村美食,提升鄉村旅遊品牌影響力,今年3月29日至30日,梨園村第六屆梨花美食文化旅遊季系列活動將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以“春至徐圩梨花開鄉村振興展新顏”爲主題,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爲全鄉乃至全縣旅遊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活動期間將舉行開幕式、特色農產品展銷、懷遠優品展示、志願者政策宣傳、優秀攝影作品徵集、公益電影放映、送戲下鄉、民俗文化表演、美食市集、互動遊戲專區以及鄉村籃球友誼賽等多項活動。遊客們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梨花美景,品嚐到地道的鄉村美食,還能深入瞭解徐圩鄉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

同時,活動將表彰徐圩鄉2024年度經濟社會發展突出貢獻者及“低彩禮”“零彩禮”新人家庭,以此激勵廣大幹部羣衆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推動形成文明新風。

目前,梨園村第六屆梨花美食文化旅遊季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進行中,徐圩鄉誠邀各界人士前來共享這場梨花與美食交織的鄉村旅遊盛宴。(謝勳章 高鈺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