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風民宿夯 陸小塔子村爆紅

在長春市郊外的小塔子村,一處以「東北味」著稱的特色民宿,正悄然成爲遊客的新寵。(藍孝威攝)

在長春市郊外的小塔子村,一處以「東北味」著稱的特色民宿,正悄然成爲遊客的新寵。村黨支部書記翟麗娟介紹,這裡不是單純的住宿場所,而是一個讓人「穿越時光、回到童年」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我們第一波客人來自北京,他們最感興趣的不是吃什麼住什麼,而是咱們牆上的東北方言。」翟麗娟笑說。牆壁上掛滿了地道的「東北話」——例如「毛毛弄三光」(毛手毛腳)、 「別跟我得瑟」(別炫耀)等,遊客聽不懂,就讓村民現場解釋,既是趣味也是文化交流。

走進房間,映入眼簾的是東北大花布,七、八十年前的老櫃子、炕蓆和老式收音機,處處散發着濃濃的年代感。「70年代出生的人來這裡,會想起小時候的日子,甚至買走小人書、語文課本回去收藏。」翟麗娟說。這些復古元素,不僅打動了懷舊的中年人,也讓年輕一代理解父母輩的艱苦歲月。

民宿不僅復刻舊時光,也提供新體驗。戶外廚房是遊客最愛的場景之一,「可以自己燉雞燉魚,體驗正宗的東北農家樂。」此外,晚上還能跟村民一起扭秧歌、唱老歌,讓遠道而來的遊客融入鄉村生活。

與一般農家院不同,小塔子村的民宿以「差異化經營」爲核心。翟麗娟強調:「我們不是隻有一種風格,而是計劃打造多樣化的系列。比如有的突出80年代元素,有的走原生態路線,每一戶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策略,既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同質競爭,也能滿足不同遊客的需求。

數據顯示,自今年6月正式開業以來,全村民宿平均每天接待遊客約100至120人,旺季週末甚至一房難求。三個月內累計接待遊客已超過1.2萬人次,其中外地遊客佔比達40%,來自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團建、親子游羣體居多。

僅今年夏季,參與民宿經營的村民人均收入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約30%。同時,村裡還銷售雜糧、鵝蛋等本地農產品,帶動整體農產品銷售額增長20%以上。

翟麗娟坦言,計劃進一步流轉房屋,把更多老宅改造成民宿,每戶設計不同的主題風格,提升總體接待量。」目標是在三年內,將每日接待能力從當前的百餘人提升至500人以上,形成真正的「旅遊型村落」。(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