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橋下將設垃圾停車場?萬華居民反彈、連署抗議
臺北市華中水門周邊在尖峰時段相當壅擠。(臺北市議員洪婉臻提供)
臺北市華中水門周邊環境。(臺北市議員洪婉臻提供)
臺北市府去年規畫,將原訂於大同區的45輛垃圾車遷至萬華區華中橋下堤外,豈料當地居民直到今年才得知此事,如今相當憂心未來垃圾車的進出,會衝擊交通及安全,目前反對連署書已逾2000份。民進黨臺北市議員洪婉臻痛批,相比市府投入18億元美化淡水河岸,根本是把萬華居民當「二等公民」。北市水利處表示,會以對周邊環境影響最小爲原則,選定地點。
洪婉臻指出,市府在今年3月宣佈投入18億元推動淡水河岸美化計劃,但早在去年1月就已計劃將垃圾車停車場設置在萬華,隨後由臺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主持多場跨局處會議,參與單位包括水利處、市場處、臺北農漁產公司與環保局,計劃將45輛垃圾車遷至「華中橋下堤外農產公司使用停車場」,並在去年9月的淡水河岸空間營造細部規畫說明會上,直接裁示環保局須在今年8月前完成環保垃圾車遷移作業。
洪婉臻說,該區域爲「華中水門左轉環河南路三段」及「華中水門直走至萬大路」,在尖峰時段,卸貨菜車、客運、公車、私家車輛及垃圾車已將此處塞爆,周邊停車場使用率也極高,現有約3303輛汽機車格位幾乎全數滿載,加上進出的車輛每日也有近5000輛,同時第一魚果市場目前也正值改建期間,若再加上45輛大型環保垃圾車進出,肯定會嚴重影響交通與民衆的安全。
洪婉臻揭露,華中里長卻是直到今年2月才從他人口中聽聞此計劃,這1年多來完全沒參與過任何會議,里民也全然不知,讓當地人非常不能接受,目前已有2000多份反對設置連署書,其中萬華區36個里長都已加入,未來不排除周邊里民也會加入連署。
洪婉臻要求,市府立即暫緩計劃並儘速召開府級會議,在地方舉行公開說明會,務必與在地裡長及居民達成共識後,才能進行後續規畫;水門附近每日車輛已超載,必須全面評估大型垃圾車設置的適當性與民衆交通安全的風險;考量區域均衡發展,臺北農產與漁產運銷公司現狀與改建已爲當地帶來環境與交通問題,市府不應讓單一地區承受過多公共設施負擔;垃圾車設置一案,若造成裡鄰不便之處應研議補償機制。
水利處迴應,「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案」範圍從中興橋下游到高速公路橋段。由於規畫範圍內,涉及目前萬華分隊的環保車輛停放區(水門外淡三疏散門旁),水利處與環保局共同研議,評估是否有合適的新地點可供遷移。
水利處強調,這項車輛停放區的遷移案,目前仍處於規畫評估的階段,還沒有確定方案,未來會照議員的建議,持續與市府相關單位進行溝通討論。另外,針對堤外符合環保局需求的地點,水利處會考量整體交通動線、環境條件與周邊影響等多項因素,做通盤檢討評估,以「對周邊環境影響最小」爲最優先原則,來選定遷移地點,儘量減少對居民與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