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溝通無障礙 新加坡最大在野黨推「雙語能力強」候選人

星國最大在野黨「工人黨」連續2天推出雙語能力強的準候選人,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指出,具備良好的雙語和雙文化能力,是工人黨重視的優勢。(路透社)

新加坡即將於5月3日大選。星國最大在野黨「工人黨」連續2天推出雙語能力強的準候選人,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指出,具備良好的雙語和雙文化能力,是工人黨重視的優勢。

新加坡政府15日宣佈,星國會已於15日解散。除了總理黃循財領導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在野的主要參選政黨,包括畢丹星領導的工人黨、樑文輝領軍的新加坡前進黨(國會第三大黨)。

《聯合早報》報導,工人黨先後於17、18日介紹蔣佩姍(Eileen Chong,33歲)、滕沛源(Alexis Dang,39歲)和陳欽德(Jimmy Tan,53歲)等準候選人。這些候選人都以流利的華語,向媒體介紹自己。

在2020年大選的一場華語辯論中,工人黨是唯一缺席的政黨,引發部分人士質疑它是否仍重視講華語的選民。工人黨隨後公開道歉,澄清並非不願派員出席,而是認爲當時候選人的華語水平,未達到適合參與辯論的程度。

當被媒體問到,工人黨是否因當年該起事件,意識到候選人語言能力的重要性,並將華語能力作爲遴選標準?畢丹星迴應說,語言在新加坡這個多種族、多語言的社會極爲重要,它不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文化與身分的一部分。

他說,「在與這些準候選人接觸的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他們大多數其實非常『雙文化』。昨天的團隊你可能也看到,他們在表達自己時,用華語溝通幾乎毫無障礙。」

畢丹星表示,這不僅對工人黨重要,對整個新加坡社會也同樣重要,「我爲我們的候選人感到驕傲,也相信他們應該感到自豪,能夠有效地以雙語溝通、具備雙文化素養,是一項真正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