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畢業也可進入半導體!平均月薪6.3萬、薪資具競爭力

化學系畢業生過去常被貼上「只能做研究、出路狹窄」的刻板印象標籤,但根據1111人力銀行化學人才畢業現況調查顯示,除了投身傳統化工產業之外,近年來半導體、生技製藥、綠能及應用材料產業,對於化學背景人才需求倍增,成爲產業界爭相延攬的「關鍵拼圖」。

1111人力銀行鍼對具有化學、生化、材料等相關背景的學生及畢業生進行調查,發現所從事的工作以半導體工程師19.8%最大宗,其次則是製程工程師16.5%、材料研發15.4%、化學工程師10.8%以及藥物研發10.6%。

根據此次調查的受訪者月薪平均63,280元(不包括年終及獎金),明顯高於主計總處調查的今年上半年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7,608元,足見化學背景人才已在新一波產業轉型浪潮中,展現高度薪資競爭力,調查更進一步顯示,有高達8成的人並不後悔當初選擇的系所。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表示,臺灣半導體產業在晶圓代工與IC封裝測試領域位居世界第一,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聚落,因而觸動化學背景人才,積極跨足半導體材料開發、電子製程、品管檢測以及環境檢驗等領域,尤其半導體產業在晶圓製程、材料純化過程中,需要大量化學專業知識挹注,已經成爲業界超車對手的「隱形王牌」。同時,化學背景畢業生的職涯規劃,不再受限於專業背景,在藥物研發、化妝品研發、食品檢驗、綠色能源、甚至金融保險等不同領域,也都展現出相當的適應力與優勢。

臺灣化學學會秘書長趙奕姼表示,經濟部統計製造業產值的4大行業中,「化學工業」就是其中一大行業,而其他三大行業「金屬機電」、「資訊電子」、「民生工業」,其實皆受惠於化學工業製造的各種產品與材料,因此化學工業對於臺灣的經濟以及永續發展無比重要,也是人才實現自我的重要舞臺。

基於化學人對科學原理的洞悉以及豐沛的創造力,也因爲與其他產業攜手並進,臺灣有不少先進的化學企業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年輕人不論是就讀化學相關科系或是投入相關產業,都是很好的選擇。

科學推展中心化學組組長同時也是臺大化學系教授邱靜雯指出,教育工作不只是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而已,更重要的是要陪伴他們思考未來的方向,進入一個讓自己發揮所長的工作環境,並從中找到價值感與成就感,學生對於學習與研究的熱情將會更持久。

而科推中心的核心工作,就是促進學術界的專家學者,和願意投入創新與技術開發的企業、政府決策單位、媒體以及社會大衆之間,有更良性的互動,因此,「化學產業徵才博覽會」不只是單純的徵才活動,它更像是邀請化學相關企業與學界共同參與的永續人才培育計劃,期待學生能在這裡找到與未來的連結,也期待企業能在這裡發現優秀的新力量,要提升臺灣化學研究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此外,從化學背景人才的從業優勢調查顯示,分別爲「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70.3%」、「實驗設計與操作能力66.4%」、「邏輯清楚思考縝密49.1%」、「實驗室與工廠安全意識43.1%」以及「數據處理與統計能力37.4%」。

進一步發現化學背景人才的期待合理月薪爲67,178元,與目前均薪63,280元相較,仍有近四千元的成長空間,這不只是金額上的差異,更反映了化學人才自我價值的認同感,以及對專業應有報酬的期待。而爲了拿到更優渥的薪資待遇,持續提升競爭力是必要的,根據調查指出,考取外語檢定49.1%、考取專業證照39.1%、跨領域學程36.3%、進入企業實習26.8%以及雙主修20.6%等,都成爲強化個人職能的最佳途徑。

同時,化學背景人才在求職時優先考量的五大因素包括,薪資待遇92.1%、工作環境67.5%、分紅獎金39.6%、工作時間37.4%以及企業前景29.7%。而當問及頂尖名校對於求職過程是否有幫助?有高達83.2%持正向態度,5.5%表示沒幫助,另11.3%不確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