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信永道輕鬆跨越
富凱摘要:大漲期間,公司第三大股東忍不住出售了超過1%的股票。
作者|幕恩
上市不到兩年的華信永道在2024年上半年宣告虧損,但業績的不理想並不影響公司股價的大漲,僅兩個交易日就創出歷史新高。
股價3天翻倍
9月30日,A股北證50指數漲超13%,創歷史最高單日漲幅,華信永道、同輝信息、艾融軟件、新安潔、聯迪信息均30cm漲停,志晟信息、連城數控等多股漲超20%。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華信永道上市後,股價最低曾達4.86元/股,並於2023年12月21日漲至當年的最高點,股價爲29.1元/股。進入2024年後,公司股價曾一度跌至12.59%,到了9月份,公司股價也一直在16元價位上下波動。直至9月26日,公司股價開始漲停,繼連續3個交易日的漲停後,華信永道股價最後報收42.99元/股,漲幅高達119.67%。
對於股價的大漲,華信永道表示,公司董事會確認,公司沒有任何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試行)》等有關規定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或與該事項有關的籌劃、商談、意向、協議等,董事會也未獲悉公司有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試行)》等有關規定應披露而未披露的、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
對此,有市場人士分析,華信永道的股價漲停原因大概率爲互聯網金融、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智譜AI合作。
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是爲全國各地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機構和銀行提供多跨場景的信息系統相關的軟件定製開發、維護服務、第三方產品銷售與集成、外包服務等業務。主要產品和服務爲軟件定製開發、維護服務、第三方產品銷售與集成、外包服務。
數據顯示,華信永道9月26日獲融資買入289.70萬元,融資償還241.83萬元,當前融資餘額331.74萬元,佔流通市值的0.34%。27日獲融資買入251.92萬元,融資償還252.05萬元,當前融資餘額331.61萬元,佔流通市值的0.26%。
到了9月30日,華信永道上漲30%,換手率爲8.86%,累計成交1.23億元登上龍虎榜。根據龍虎榜交易數據顯示,買入方面,買一爲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蘇州西北街二部營業部,買入999.77萬元。買二爲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香港東路營業部,買入287.6萬元。賣出方面,賣一爲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控江路營業部,賣出859.8萬元,買入6.44萬元。賣二爲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南寧民族大道營業部,賣出337.5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華信永道股價漲停期間,公司第三大股東忍不住出售了超過1%的股票。9月30日公告顯示,於2024年9月30日收到股東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雲鑫”)出具的告知函,上海雲鑫於2024年9月27日至2024年9月30日累計減持公司股份700,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263%。截至2024年9月30日,上海雲鑫按照減持計劃已減持公司股份比例超過1%。
對此,公司表示,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盈利能力待考
從目前來看,華信永道的股價大漲得益於公司主營業務是軟件定製開發,此外,公司因涉及數字政務服務相關業務而備受市場關注。
2023年11月2日,華信永道發佈公告稱,公司與北京智譜華章科技有限公司就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大模型在數字政務服務等領域,特別是住房公積金行業客戶服務領域的合作共建、銷售推廣簽署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共建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近年來,信息化、智能化、網絡化已逐漸成爲推動國民經濟發展和促進全社會生產效率提升的核心動力之一,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伴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不斷成熟,電子政務服務業以及住房公積金信息化迎來新發展階段。根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我國電子政務市場規模有望於2028年達到5829億元。
鑑於政策對數字經濟的扶持,華信永道也被市場所追捧,但是,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的主業卻並不理想。
8月16日晚,華信永道發佈了2023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483.75萬元,同比微增3.09%,毛利率下降超六個百分點,降至27.18%。淨利潤虧損爲2254.76萬元,相比同期虧損擴大28.13%。半年報發佈次日,華信永道股價跌幅7.47%,換手率達20.35%。
在公司宣告上半年主業虧損之後,華信永道於第二日,8月17日收到北交所問詢函,要求公司就參與設立“大連臻合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投資基金”)的相關情況予以說明。
公告顯示,8月16日,華信永道發佈公告稱,因戰略發展規劃和經營發展需要,擬與臻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出資設立“投資資金”,規模爲人民幣2億元。公司作爲有限合夥人出資人民幣2000萬元,出資比例10%。
此投資基金將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主要投資於先進製造產業,投資額度不低於基金規模的70%。同時還將投資於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有高成長性的初創期和早中期項目,投資期限爲7年。
對此,北交所要求華信永道說明合作設立投資基金的原因、合理性及其管理運作模式和獲利模式,是否會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造成不利影響,以及公司在合夥企業中的地位及權利義務、是否具有一票否決權、是否對該基金構成控制等。
有市場人士分析,華信永道在主業虧損之際試圖涉及股權投資有可能是寄予了挽救業績的希望,但投資畢竟和公司主業相差甚遠,後續盈利能力尚需觀望。
免責聲明
富凱財經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本文由富凱財經原創,轉載聯繫後臺,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