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OPPO入局!手機廠商探索主動散熱 這些上市公司涉足
《科創板日報》8月26日訊(記者 黃心怡 王楚凡 )近日有消息稱,華爲Mate80系列或將搭載主動散熱風扇+微泵液冷雙軌方案。《科創板日報》從產業鏈人士瞭解到,華爲確實在開展相關探索,但是否搭載在mate80上仍存在不確定性。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了解到,目前主動散熱風扇並不止一家手機廠商在測試。其中,OPPO K13Turbo系列已經把“自帶風扇”的主動散熱系統引入中端產品。除了OPPO外,還有多家廠商在測試評估中。
在液冷技術方面,華爲在Mate60時期就已推出了微泵液冷手機殼。不少安卓旗艦機型還採用了VC液冷散熱技術。據媒體報道,iPhone17 Pro系列散熱系統或也將首度加入VC液冷技術,利用導熱板快速降低機身溫度。
《科創板日報》從多家上市公司瞭解到,多數液冷相關產品處於研發或驗證階段,部分即將量產,整體仍屬行業發展初期,但看好液冷技術成爲行業未來趨勢,尤其在消費電子、AI設備、高耗能芯片等領域需求潛力大。
除了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等消費電子領域外,部分還計劃拓展至工業、車載等行業。
根據艾爲電子的公告,公司自主研發的超低功耗高壓180Vpp壓電微泵液冷驅動產品已完成多家客戶驗證測試,計劃於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批量量產。
艾爲電子證券部相關人員對《科創板日報》表示,該產品在今年6月份已經完成客戶的驗證。預計在年底(Q4)客戶會有拉貨動作或應用於新機型,但目前暫未出現新進展。
雖然市場上傳言Mate80可能提前發佈並採用液冷解決方案,但艾爲電子表示並未掌握額外信息。
“備貨已經備好,因爲晶圓廠生產、封裝測試都需要時間,只是客戶何時需要、需要多大的量要到Q4拿貨時才能確認。”相關人員表示,在下游客戶方面,因保密協議限制,雖不能披露客戶具體名字,但已驗證的客戶涵蓋手機、平板和筆記本廠商,待年底或Q4客戶發佈新機時,將能知曉相關方案應用情況。
在價格和營收方面,相關人員透露,“其產品成本價格和銷售價格目前不便透露,不過海外同類產品小批量拿貨價約2 - 3美元/個,大批量約1 - 1.5美元/個。艾爲電子本身不做生產而是外包給晶圓廠,公司只做芯片的設計和銷售。”
該人員還表示,就營收佔比而言,今年該產品因客戶數量有限,或有1-3家客戶,且新機型出貨量不確定,按1000萬臺手機測算,年收入預計不到1億元人民幣。“平板和筆記本的量更少,在營收比重中尚不突出,若產品後續獲認可,明年營收表現有望提升。”
南芯科技則推出了自主研發的190Vpp壓電微泵液冷驅動芯片SC3601,該芯片可在移動智能終端實現低功耗液冷散熱。南芯科技證券部回覆《科創板日報》記者,“公司做的是壓電驅動芯片,液冷只是其應用場景之一,還可用於觸控反饋等。”
《科創板日報》記者還電話採訪了智動力證券部工作人員,在散熱相關業務上,公司佈局了液冷板等產品的研發,將其作爲功能性器件業務的一部分。
智動力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對於公司在手機方向的主要業務,該工作人員介紹,公司之前一直做功能性器件,散熱組件屬於功能性器件的一塊,在電能板方面有研發,但目前沒有大規模量產或可對外公告的客戶。
在對飛榮達的電話採訪中,證券部工作人員透露,“我們在微泵液冷技術上有相關技術儲備,也在和客戶對接技術研究,這是行業內未來新款手機的發展趨勢,很多廠商都在這一塊有投入。”飛榮達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
當被問及是否關注到Mate 80可能使用雙散熱方案並提前上市的傳聞時,該工作人員稱:“我們也聽說了市場上的相關傳聞,目前不確定這對公司研發和規劃有什麼影響,但我們在液冷這一塊是有投入的。”
而下游客戶方面,該工作人員提到涉及一些主流手機廠商,公司有配合客戶進行研發投入,但“因部分簽了保密協議,無法透露具體客戶信息及接觸的客戶數量”。
對於與手機廠商的合作是否已確定訂單並進入生產階段,對方迴應稱尚處於業務對接和研發階段,沒有生產訂單,“具體可關注下游主流手機客戶,待新款手機上市拆機後,才能知曉是否應用相關技術及產品供應商”。
談及微泵液冷技術相關產品的生產情況及成本,該工作人員表示產品處於研發階段,沒有生產訂單。
中石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則對《科創板日報》表示,“公司在手機液冷技術方面,2025年上半年正正常推進,處於研發和量產的推進階段。因是B端企業,產品研發模式與客戶協同,今年上半年基本沿去年年報展望的方向推進”。
當被問及液冷技術研發在公司營收和投入中的佔比時,該工作人員稱:“公司產品線較多,未將液冷技術相關的營收和投入拆分爲具體數據。”不過其明確表示,液冷技術是公司的重點戰略方向,“從業務拓展來看,公司會投入資源在該方向”。
對於液冷技術市場的未來發展,該工作人員認爲與公司之前的戰略一致,“公司將圍繞新興穩定、技術含量高的領域,如高耗能芯片相關設備,堅持大客戶市場戰略,隨大客戶需求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