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徵文:親愛的外星人】綠素/倪匡與衛斯理
五年級的暑假到班長家中寫作業,客廳整面書牆吸引我的視線。家中的課外讀物只有《國語日報》,所以班長家的藏書讓人驚豔。
寫完作業,我走近書牆瞧一瞧,「喜歡可以拿來看啊。」班長人真好。我抽出《藍血人》坐在椅子上開始閱讀,讀到班長叫我喝綠豆湯都沒聽見。「嘿,這本是我哥的,我姊的比較好看唷。」她抽出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我搖搖頭,「我喜歡這本。」自此,倪匡的外星人系列小說改寫我對宇宙的認知。
班長哥哥的書不外借,我拿着手中的五塊錢到租書店找《藍血人》,老闆說這本書被借走了,兩天後歸還,要幫妳留嗎?當然要。第三天我捧着《藍血人》騎上鐵馬速速趕回家,坐在屋檐下走進了「方天」在地球上的遭遇,以及他對外星家鄉的遙遙思念。啊,回不了家的外星人好可憐。
租書店老闆看我都是借衛斯理系列的書,「妹妹,這些書是幫哥哥借的嗎?」「我自己要看的。」拿着《老貓》一書,我又栽進了一隻靈魂被外星人附身的老貓中,那一陣子走在路上總是盯着牆上、屋頂上的野貓猛瞧,看看哪隻行爲異常,有沒有被外星人給附身。
那本《紅月亮》讓我在八月中秋的柔柔月光中頭戴柚子帽、嘴裡咀嚼棗泥月餅的同時,腦中直接對號入座了,其實嫦娥跟吳剛根本就是外星人;美國有部電影,內容是可以將人變成透明人,倪匡早就在《透明光》一書中闡述此種外星物質。
整個青少年時期,我跟着衛斯理一同探索外星人、外星生物與外星文明。第一份薪水,我送給自己一份大禮,一整套衛斯理系列小說,那些天馬行空的情節、充滿奇思妙想的故事,開啓我對世界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