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從“村超”走出的足球少年在北京追夢
現如今提到貴州的“村超”,恐怕已經不是一項足球賽事那麼簡單,它已經成爲一個重要的體育IP,同時也成爲了該地區重要的標籤和符號。今年的百隊盃賽場上就有一支來自貴州榕江縣的隊伍-逐夢小將隊,他們的家鄉正是“村超”的發源地。走出家鄉來到北京,對於這些追求足球夢想的孩子來說,只是邁出的第一步,未來期待這些親眼見證過“村超”輝煌的少年們,能繼續走好自己的足球人生,追逐更加美好的夢想。
“我培養了一幫心中有夢想的孩子。”榕江逐夢小將隊主教練馬志強在面對不少媒體採訪時很自豪地說,雖然站在百隊盃賽場上的榕江隊員們看起來很瘦弱,但他們有着非常大的理想,而作爲教練員,就是幫助他們儘可能地在未來實現這些理想。據馬志強介紹,本次來到北京的13名小隊員都來自榕江縣的車民小學,要知道這裡有超過3000名學生,僅僅小學1、2年級舉辦的班與班之間的“班超”就足夠令人震撼,這也足見當地濃厚的校園足球氛圍。
不過雖然榕江縣踢球的孩子不少,但當下的整體水平卻並不算高。對此馬志強其實很有體會。自其來到這裡擔任教練後,他就發現小球員們的基本功或者說基本技術相對薄弱一些,但腿部力量非常出色,當然這主要得益於孩子們每天都步行上下學。對於他來說,希望能夠儘快幫助提升當地青訓教練的水平,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提升。“如果負責我們每個年級的青訓教練都能水平更好一些的話,或許情況會很不一樣。現在踢球的孩子多,對於我來說不是壓力而是動力,我希望能夠幫助到他們。”
身披14號球衣的林啓航是這支逐夢小將隊的隊長,司職中衛的他在場上果敢堅毅、作風勇猛,而場下的小林則非常的靦腆。面對各路媒體的採訪,三年級的他說出了自己的足球故事。據他介紹,從1年級開始,自己每天下午4點半放學後就會參加訓練,時長是3個半小時,就連週末也不例外。這次來到北京,讓他認清了自己和高水平對手的差距:“我覺得對手都很強,得虛心向他們學習。比如整體的配合、每個人的個人能力、控球能力等,都有差距。”當被問到自己有沒有夢想的時候,靦腆的林啓航說將來想成爲像自己偶像韋世豪那樣的職業球員,至於自己踢中衛,卻爲何會把踢前鋒的成都7號當做偶像時,本就已經滿頭大汗的林啓航想了想說,就是喜歡。
來到北京,看到差距,這讓這些之前從未坐過高鐵、也基本沒出過遠門的孩子們瞭解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堅定了他們繼續努力刻苦訓練的決心。看過他們比賽的人對於這些榕江小夥子們的拼勁都給予了極大的認可,落後、丟球甚至失利都不可怕,因爲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本就不會一帆風順。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昆龍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昆龍
編輯/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