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壇“瘦身”1.3米讓出人行道

“不用再從機動車道借道了,學生上下學更安全也更便捷!”新學期伊始,崑山市實驗小學西校區的師生、家長們驚喜地發現,曾擋住人行道的景觀花壇完成了“瘦身”,寬度縮減1.3米,羣衆腳下的“揪心路”變成了“連心路”。

方寸之變託舉城市治理的格局重塑,得益於崑山在今年“新春第一會”上對“換位跑一次”工作的全面部署。以民生爲風向標,崑山黨員幹部、區鎮部門紛紛在“換位”中思考、在“奔跑”中體悟,用實際行動給出新思路,尋找新方法,展現新作爲,切實把“用戶思維、客戶體驗”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政務服務全鏈條。

記者瞭解到,原來,2020年,全長3.4公里的博士路改造時,爲踐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施工方特意繞開原有花壇區域作業。但隨着附近崑山市實驗小學西校區、二中西校區相繼投用,這條原本爲生態留白的綠化帶,卻演變爲阻礙出行的“生態路障”。上下學高峰,行人要麼冒險與機動車爭道,要麼在花壇間踏出“野生通道”,人車混行令人憂心。這次被巡察走訪的黨員幹部敏銳捕捉到,通過實地蹲點觀察、與周邊居民及家長深度交流,城市治理的深層癥結逐漸浮出水面。

“花壇擋住了人行道,我們應該換位思考,能不能挪一挪、退一退,給行人和非機動車留出足夠的空間。”崑山高新區規建局副局長陸健龍介紹,以羣衆需求爲出發點,相關部門立即制定方案,利用寒假解決花壇改造事宜。

在廣泛徵集周邊居民、學生家長意見後,崑山高新區確定了花壇“瘦身”方案:將寬度縮減1.3米,釋放的空間用於拓寬人行道,構建起安全有序的人車分流系統。

“我們搶抓春節空當期,建立專班推進機制,克服用工緊缺、物資運輸等困難,順利完成改造。”陸健龍指着煥然一新的街景介紹,施工團隊對花壇同步實施綠化升級,引入月季、風車茉莉、銀葉菊、狐尾天門冬等十餘種適生植物打造花境景觀,“繡花功夫”既保障了通行功能,又塑造出“推門見綠”的街景風貌。

如今漫步博士路,月季花牆與鵝黃色透水步道相映成趣。家長蔣星亮感慨地說:“人車混行讓人提心吊膽,現在人行道寬敞連貫,大家走這裡都很放心。”

從經濟增速的“快變量”轉向環境賦能的“強磁場”,從“管理者”進階爲“服務者”,“花壇瘦身”的生動實踐,既催生了崑山政務服務的深層變革,也彰顯了城市治理的民生底色。找準堵點、痛點、難點,邊“換”邊“看”、邊“察”邊“思”,崑山拉高發展標杆,一場從“行政效率”到“服務效能”的改革正在進行。(蘇報融媒記者 朱新國 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