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太多或太少都NG 專家建議愛情交流應取「中庸之道」
未婚男女從陌生到產生情愫,互動與溝通是不可或缺的過程。然而,現代許多單身男女卻在「說話」這件事上栽了跟斗。有人自認口拙,不善表達,錯失良緣;也有人口才出衆,卻因「話太多」讓對方敬而遠之。專家提醒,成功的溝通不在於「多會說」,而是懂得「何時該說、何時該聽」,唯有傾聽與表達並重,才能開啓愛情之門。
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主任徐乃義指出,滔滔不絕反成婚戀殺手。 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提供
成立41年的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促成超過兩萬對佳偶。該中心主任徐乃義指出,近年不少「三高男」(高學歷、高收入、高身高)及事業有成的女性在婚姻市場上屢屢碰壁。這些看似條件優越的男女,卻有共同的「溝通盲點」—過度表達、忽略傾聽。他強調:「從辯論高手到『單向演講』,話太多往往成爲感情破局的關鍵。」
他舉例,一位近40歲的國立大學男教授,擁有博士學歷與亮眼外型,是典型的高學歷高成就代表。中心爲他安排同樣學經歷出色的女助理教授,初次見面他還貼心送花,讓女方印象良好。然而約會後,女方卻無奈表示,男教授自點完餐後便滔滔不絕,從國際政治談到教育理念、經濟趨勢、生活品味,足足說了兩個多小時,讓她無從插話。雖然男方談吐不俗,但缺乏傾聽,最終讓這段良緣告吹。
另一名34歲大型醫院的護理師,因個性開朗、健談,常在約會時過度主動與男性討論醫學話題,甚至大談人體構造與臨牀案例。雖然她自認只是專業分享,卻因「話題過於開放、界線模糊」,讓多位男性感到不自在,紛紛退避三舍。專家指出,這類「無界限式溝通」容易讓人誤解,反而成爲情感發展的阻礙。
住彰化女老師吳家晴的另一半是「省話一哥」,她認爲很靠譜又有包容心。 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提供
與此相對,在彰化任教的吳家晴老師則認爲,「少言少語的男人反而更靠譜」。她的丈夫被稱爲「省話一哥」,雖然不善甜言蜜語,但凡事以行動表達關心。吳家晴笑說:「說得比唱得好聽不如踏實做事,能以行動表現愛意的男人,纔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對象。」
徐乃義分析,無論是話太多或太少,溝通失衡都容易造成誤解與距離。他建議單身者應學習蘇格拉底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在傾聽與表達之間取得平衡。他強調:「情緒化的言詞會破壞信任,油嘴滑舌的甜言蜜語也難以長久。真正的可靠伴侶,是能踏實做事、穩定待人的人。」
他提醒,愛情中的溝通是一門藝術,「勿多言,多言多敗」並非要人沉默,而是提醒每個人學會在適當的時機說出適當的話,用心傾聽對方的感受。唯有掌握平衡、不偏不倚,才能在愛情路上行穩致遠,開創屬於自己的幸福。
話少的男人或許沒有那麼浪漫,但能將心中所想化爲實際行動。照片非當事人。 桃園市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