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衝刺 AI 市場 法人看好潛力維持買進評等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聯合報系資料照

華碩(2357)衝刺AI業務,相關團隊已擴編至千人規模,且已全面佈局從提供雲端高速算力切入大型企業,再往地端延伸至AI伺服器、A I PC、甚至是手機、Zenbo 機器人、NUC、應用在智慧醫療的智慧手錶,還有 AIoT 領域的投入等。

法人機構認爲,華碩原爲發展 AIoT 商機,已發展出完整的AI軟硬體產品組合,讓華碩已成爲生成式AI軟硬體垂直與水平整合的全方面廠商,未來有機會受惠全球生成式AI市場龐大的商機與機會,且無論是AI伺服器、GPU Cloud Service、生成式AI大型語言模型或 AI PC,因技術門檻與附加價值相對高,使華碩在未來將有望受惠這些生成式AI軟硬體營收上升帶來的毛利率與獲利率上升的效益。

預期AI軟硬體產品對華碩毛利率與獲利率上升的效益,可望於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時開始看到。未來華碩若能將AI軟硬體產品組合進一步擴大至手機、機器人、NUC、智慧手錶、AIoT 等領域,則對營收與獲利提升的效益會更大,並讓營運表現更上一層樓。

因此,看好華碩生成式AI軟硬體垂直與水平整合商機、生成式AI軟硬體營收上升可望帶來毛利率與獲利率上升的效益、營運動能將進入強勁成長期下,維持買進的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