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暑期託管 有新意更有心意

暑假託管是一個困擾衆多家長的難題。家長既希望託管服務觸手可及、成本可控,又期待內容豐富、兼顧教育與成長,傳統託管模式難以同時滿足“便捷、價低、質優”的多重訴求。

“職工通過參加社區治理等志願服務累積積分,其子女可以優先獲得寒暑假免費託管資格。”近日,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總工會幹部張潔介紹,新區總工會今年實施的“互助式”託管新模式,不僅解決了職工子女寒暑假託管難題,還激發了職工參與社區志願服務的熱情。浙江各地“花式”暑託班,同樣頗具新意和智慧。嘉興有“童心益嘉·暑假幫幫團”,金華武義有“15分鐘公益託管圈”,杭州餘杭有返家大學生開設的主題託管講堂……

今年涌現的諸多新式暑託班,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服務機制,實現了從政府或學校“單打獨鬥”向社會多方“抱團取暖”的轉變,爲破解“家庭送託難”與“機構收託難”提供了可行方案,讓人眼前一亮。

一是“近”。例如武義的“15分鐘公益託管圈”,既降低了家長接送成本,又解決了機構場地租賃的高成本問題,實現了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二是“活”。如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互助式託管”,構建了一個多元化師資庫,除了職工家長、退休教師、大學生志願者之外,“大娃帶小娃”互助小組更讓很多孩子成爲“小老師”,挖掘了學生羣體的自我管理潛能。

三是“暖”。無論“暑假幫幫團”,還是返家大學生託管講堂,都透着濃濃的人文情懷和公益色彩,體現了社會對少兒的關愛。

形形色色的花式託管,有“新意”也有心意。不僅爲職工子女提供了優質的暑期選擇,更探索出一條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公共服務創新路徑,爲各地破解暑期託管難題提供了有益借鑑。(胡欣紅)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