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上調英偉達目標股價,因主權國家人工智能需求激增

鑑於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需求(尤其是來自主權國家政府的需求)大幅增長,花旗集團(Citi)繼續看好英偉達(Nvidia)。

該機構將這家芯片製造商的目標股價上調至每股 190 美元,這意味着較英偉達目前的交易價格有約 15% 的上漲空間。花旗分析師表示,他們認爲英偉達在不斷擴大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總可尋址市場(TAM)中佔據的份額將更大。此次上調評級之際,英偉達正朝着 4 萬億美元市值邁進,其股價在過去一個月上漲了 12%。

分析師阿蒂夫・馬利克(Atif Malik)和帕帕・西拉(Papa Sylla)在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爲,2025 年主權國家的需求已經貢獻了高達數十億美元的收入”,並預計 2026 年這一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報告稱,英偉達 “基本上參與了每一筆主權國家的交易”,這使得該公司在全球建設國家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競賽中處於核心地位。

該機構將 2028 年人工智能計算總可尋址市場的預估上調至 5630 億美元,較此前的 5000 億美元增長 13%;網絡總可尋址市場預估上調至 1190 億美元,較此前的 900 億美元有所增長,預計英偉達的銷售額將大幅增長。

花旗指出,在英偉達最近舉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會上,與會者討論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可能的基準:每 10 萬名員工配備 1 臺超級計算機或 1 萬臺圖形處理器(GPU),這一比例可能會推動企業和政府大規模建設相關設施。

花旗表示,英偉達的 Blackwell GB200 芯片爲許多此類人工智能集羣提供動力,目前其部署速度正在加快。對英偉達供應鏈潛在瓶頸的擔憂也有所緩解,花旗報告稱,機架部署正 “快速進行”。隨着該公司爲下一代 GB300 芯片做準備,分析師預計過渡將順利進行,這得益於從早期平臺轉型中吸取的經驗教訓。

花旗目前預計,英偉達 2027 財年的數據中心收入將增長 5%,2028 財年將增長 11%。網絡銷售額預計將分別增長 12% 和 27%。這意味着 20% 的附加率,表明連接大型人工智能集羣的高性能系統需求正在上升。預計毛利率也將繼續擴大,到年底將穩定在 70% 左右的中高位。

不過,該行也指出了下行風險,包括可能在特朗普政府第二次執政期間重新實施的出口限制。彭博社最近報道稱,馬來西亞和泰國可能因涉嫌向中國運送相關產品而面臨審查。

但就目前而言,人工智能熱潮 —— 尤其是來自公共部門買家的需求 —— 沒有放緩的跡象。

馬利克和西拉在報告中寫道:“未來幾年,英偉達有望見證數十吉瓦的主權國家和企業人工智能工廠建設。”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