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呂仁傑 宜偏多操作
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杰。聯合報系資料照
關稅不確定性將陸續消除,《大而美法案》擴大減稅暫被視爲短多。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杰表示,國發會力推「AI新十大建設」,輝達GB300下半年出貨,科技行業需求不減;臺股處季線之上,操作心態宜偏多,建議關注人工智慧(AI)伺服器、先進封裝、電力基建等相關供應鏈。
呂仁杰分析,總經面來看,對等關稅緩徵期將屆,各國貿易談判進度不一,美國已陸續向多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知函,明確指出從8月1日起將實施的新關稅稅率。
英國、中國、越南、印度先前已陸續傳出與美方貿易的談判有所進展,但與歐、日、韓等大型經濟體則仍存有歧見。由於企業、消費者在貿易戰開打前囤貨,美國CPI、PPI、PCE等物價指數至6月暫未受對等關稅衝擊而大幅上漲,留意相關衝擊或將在第3季進一步浮現。
聯準會(Fed)6月會議一如預期維持利率不變,Fed主席鮑爾重申觀望政策。美國6月就業報告雖意外強韌,但市場仍預期今年將有2碼以上降息空間,預料將有利於風險偏好。
從產業訊息面來看,美國《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終於在獨立紀念日(7月4日)送交白宮簽署成法,該版本承繼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已刪除「不公平稅負」報復措施,也提供投資稅收抵減、降低半導體制造商在美國建廠成本,爲供應鏈帶來利多。
據悉臺積電(2330)、英特爾、美光等半導體廠,若在2026年期限前動工,將可獲得35%的投資稅收抵減,比率遠高於現行的25%。半導體廠務工程、設備、耗材等臺積供應鏈原先因AI帶動的擴產潮已訂單滿手,如今更將迎來半導體業赴美建廠的龐大商機。
然而,美國將在7月底或8月初公佈對半導體的關稅稅率,儘管臺灣半導體廠直銷美國的產品不多,但半導體關稅的可能對臺股造成利空衝擊,新臺幣的升值也讓臺廠第2季財報面臨匯損壓力,皆是必須留意的風險。
因應美國關稅新政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經貿不確定性增加企業經營風險,國發會力推「AI新十大建設」政策方案,臺灣將以既有半導體、AI產業鏈優勢,發展矽光子、量子運算與智慧機器人等前緣科技,促進傳產轉型升級。
輝達(NVIDIA)GB300 NVL 72機櫃下半年即將出貨,推理效能較前代Hopper架構提升高達50倍,將吸引雲端服務商、科技大廠持續投入資本支出;AI基礎建設需求持續拉動,也讓記憶體、PCB、光通訊磊晶(磷化銦)等電子原物料出現供不應求市況,相關供應鏈可先留意即將開出的6月營收表現。
投資錦囊
臺股終得雲開見月明,預期下檔空間有限,不妨聚焦AI、半導體與政策作多題材股。後市操作上,建議投資人可聚焦以AI爲核心的伺服器供應鏈、半導體先進封裝(CoWos、矽光子)與電力基礎建設(重電、綠能)相關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