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千萬升級肉品加工 冷鏈設備強化豬肉供應
花蓮光豐地區農會爲地方重要的畜產供應體系,農會明年度將攜手縣府斥資千萬,更新肉品加工場域及冷鏈設備,守護消費者食品安全。(花蓮縣政府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豬肉批發價格持續攀升,花蓮縣政府考量光豐地區農會爲地方重要的畜產供應體系,明年度將攜手農會斥資千萬,更新肉品加工場域及冷鏈設備,盼能借此帶動產業鏈升級,守護消費者食品安全。
花蓮縣政府近年積極支持各地區農會推動升級與轉型,其中,光豐農會在地深耕多年,是地方重要的畜產供應體系,縣府爲幫助農會持續推動畜產環境與品質的提升,啓動「畜產加值-精質豬肉供應鏈優化計劃」,明年度將編列800多萬元預算,加上農會自籌200多萬元,共預計投入上千萬更新肉品加工場域及冷鏈設備。
花蓮光豐地區農會爲地方重要的畜產供應體系,農會明年度將攜手縣府斥資千萬,更新肉品加工場域及冷鏈設備,守護消費者食品安全。(花蓮縣政府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縣府指出,透過場域升級與冷鏈強化,能讓產地端即時完成分級作業,以更精準的低溫保鮮技術確保肉品質量,降低運輸過程的耗損,全面提升光豐地區豬肉的供應效率與競爭力,不僅有助提升消費者對在地畜產品的信賴,也能創造更穩定的市場環境,讓農友獲得更合理的收益。
縣長徐榛蔚表示,農業發展不只是單一面向的生產,更應結合飲食文化、教育推廣與觀光行銷,創造多元價值。縣府近年大力與農會推廣各式活動,如慢遊箭筍趣、文旦柚市集等,不僅讓農產品走向市場,更將農村文化與體驗活動結合,成功吸引民衆參與與支持。
徐榛蔚強調,花蓮的農業來自土地與農友共同努力的成果,相信縣府與農會攜手推廣活動的模式,證明當農業融入生活體驗後,不僅能提升產業附加價值,更能讓消費者直接感受到「在地農產的故事與溫度」,也期望此次攜手光豐農會不只是強化精質豬肉供應鏈,讓花蓮成爲品質與信賴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