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六十石山旱季無水可用 農水署建集水區穩定供水

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是金針產區,近年常因乾旱缺水導致產量減少,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在山上興建集水設施與配水池,預計可穩定約37公頃灌溉面積。圖/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提供

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是金針產區,近年常因乾旱缺水導致產量減少,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規畫三期工程,在山上興建集水設施與配水池,第一期3座蓄水池工程已完工,二、三期尋找地點建置水塔,整體工程完工後,預計可穩定約37公頃灌溉面積,有20戶農家受益。

六十石山地區近年受極端天氣變化影響,每年5月至9月花季期間乾旱現象頻繁,曾發生長達40天無降雨的情形。農水署花蓮處長張麒瑋表示,六十石山上幾乎沒有野溪與水源,農友只能透過雨水澆灌,爲此規畫新建集水設施與配水池儲存水資源,在乾旱時期穩定供水,達成「蓄豐濟枯」目標。

張麒瑋說,第一期工程建置3座總量約1250公噸蓄水池,並利用路側溝及山上排水系統集水,透過配管提供澆灌使用;二、三期目前還在找合適地點建置水塔,應會選在有高度的地方。

花蓮處表示,三期工程完工後,可爲地方農業創造超過8400萬元的經濟產值;待硬體設施建置完成後,集水系統將交由公所與地方農民組成用水組織,自行分配使用與維護管理。

在平地灌溉部分,張麒瑋說,平地農田通常靠河川取水灌溉,其中縱谷地帶水源來自秀姑巒溪,海岸山脈則是九岸溪跟阿美溪,若河川乾枯無水使用,就會啓動抗旱井。由於灌溉需大量用水,抗旱井水量沒辦法農友同時使用,因此協調大家採分區輪灌方式,讓水資源能被有效利用。

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近年常因乾旱缺水導致產量減少,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興建集水設施與配水池,預計可穩定約37公頃灌溉面積。圖/農田水利署花蓮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