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還需要「鏟子超人」嗎?一次搞懂報名、最新資訊總整理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9月23日發生潰決,災後隔天起,全國各地熱心民衆聞訊趕赴災區投入搶救與清理行動,被當地人暱稱爲「鏟子超人」。(圖/資料照)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9月23日發生潰決,巨量泥流瞬間傾瀉而下,半個光復鄉被淹沒成泥海,許多住戶受困、道路中斷,災情慘重。災後隔天起,全國各地熱心民衆聞訊趕赴災區投入搶救與清理行動,被當地人暱稱爲「鏟子超人」。
根據臺鐵公司統計,中秋連假首日(10月4日),僅從光復車站下車的志工人數就超過2萬5千人;自災後至今短短兩週,涌入光復協助的「鏟子超人」總人次已突破15萬。對此《中時新聞網》5日就整理出「鏟子超人」要帶什麼工具?報到流程以及最新官方資訊,給各位讀者一次看。
最新現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5)日指出,目前家屋清除工作大致上達到100%,另外受災較嚴重的89戶,昨天已完成49戶房屋清除工作。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明今天災區的救災工作進度與內容。(中時資料照/羅亦晽攝)
光復車站志工最新迴應:《中時新聞網》5日也致電志工站,志工站指出,目前住戶家園清理進度已近收尾,接下來「鏟子超人」志工需求將以技術性協助爲主,並搭配軍方工程機具加速復原。但志工站暫時仍維持運作,配合政府需求調度,若有新的人力或任務需求,將另行公告。
線上報名:可填報花蓮縣政府表單,或撥打志工媒合專線0975-769035
到場報到:志工光復車站下車後可至「志工救災地點分配站」登記,之後依統籌安排任務與接駁
注意事項:避免臨時到場未登記,可能增加現場管理難度。
基本:鐵鏟、手套、雨鞋、防塵口罩、護目鏡;建議:防滑膠鞋、防割手套、防水外套、帽子、飲用水、防曬用品。
不要帶:大型電動工具、危險物品,避免安全事故。
年齡:18歲以上,健康無重大疾病。
體能:可進行基本搬運、剷土、清理工作。
時間:最好能排半天或一天,便於安排任務。
保險:確認是否有志工保險或自行投保。
避免進入危險結構(損壞房屋、傾斜圍牆),留意積水與泥濘,防止跌倒或踩到尖銳物。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細菌感染與呼吸道問題,穿長袖、長褲,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泥水或蚊蟲叮咬。
搭火車到光復車站:臺北/花蓮西線→搭乘臺鐵東部幹線(往臺東或花蓮方向),直接到光復站下車,出口就有志工報到及接駁。
開車或共乘:走蘇花改、臺9線至光復,車站周邊與指定空地會有臨時停車場。
志工專車/NGO接駁:部分公益團體會從臺北、臺中、臺南等地安排志工專車,報名時可以詢問是否提供往返接駁。部分Facebook「鏟子超人」社羣會有人發起共乘,需自行確認安全與保險。
志工休息站/臨時住宿:花蓮縣政府與NGO合作,有些地方提供臨時睡眠空間(榻榻米、通舖、盥洗簡單),通常要先報到或由單位安排。
學校體育館/社區中心:部分災後會開放志工留宿,需提前透過志工媒合系統登記。
自備睡袋:若計劃留宿臨時空間,最好帶睡袋、充氣枕頭、盥洗用品。
國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公佈,今(5)日最新,國軍投入救災兵力 2,413 人,出動各式工程車輛與裝備共 650 項,包括黑鷹直升機、工兵重型機具、偵搜無人機及大型消毒設備等,協助道路清理、災區消毒與市容恢復。另有消防與警力超過 700 人持續支援安全維護與清淤。軍方表示,救災兵力將依前進指揮所需求機動調度,確保災後復原穩定推進。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市區,大批國軍官兵上月27日前往災區協助災民清理家園。(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內政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表示,民宅清理方面進度已接近完成;一般性清淤的志工工作已進入尾聲,未來強調以技術性志工與軍方機具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