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清溝 呼叫「勺子超人」上場

花蓮光復災後復原持續進行,許多勺子超人默默地在市區道路挖水溝。記者林佳彣/攝影

花蓮光復鄉洪災昨進入第19天,但側溝淤泥清理進度仍緩慢,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昨呼籲志工「鏟子不必再帶,現在需要勺子超人」,希望志工進到災區帶較長的勺子來,以利清溝。另外,前天起推出志工保險,已有815人納保。

洪災造成1837戶受災,評估已不堪居住的71戶重災戶,已訪查58戶,其中40戶有安置需求,已選定鄰近的3塊臺糖土地,與災戶最後討論後將建「離家不離村」中繼屋;靠近馬太鞍溪堤防的佛祖街等重災區因淤泥相當深,目前只挖出一半,只剩35戶還未「出土」。

光復鄉其他區域家戶清淤多已完成,但街區總長30公里長的側溝,淤泥僅清除一半,要挖一定程度量,至少要挖掉3分之1,清溝車的管線才能吸取剩餘淤泥,許多「勺子超人」在市區道路挖水溝,全身弄得髒兮兮仍賣力挖。

季連成說,災區預計清溝30公里,到昨天清理18公里。目前災區有800~900支勺子,民衆若來幫忙,可準備2公尺長的勺子,方便伸到側溝內清淤。

光復昨仍涌入不少志工清淤,20歲義務役男呂承恩原定居美國,去年返臺服義務役。9月23日洪災重創光復,他放棄10天積假,跟着部隊於9月30日抵達災區,連日幫忙挖土、送物資等,結束部隊任務後,以民衆身分繼續幫忙,遇到外媒採訪,還充當翻譯。

「大家幫忙救災,也放下對軍人的偏見。」呂承恩直言,災後軍人第一個報到,也承受不少情緒,他體認到軍人在第一線的辛苦,10月15日退伍後,會再返回災區待半個月。

中央前進協調所前天原本要在記者會宣佈志工保險方案,但季連成宣佈先以徵調的專業志工納保,一般志工散客暫不實施,直到當天下午1時才「轉彎」上路,讓外界納悶。副總協調官李孟諺昨說,原本要爲一般志工納保,但是不特定對象,業界意願不高,政院努力說服,總算成功,也將持續提供公費保險直到前進協調所撤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