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3村民不滿遭排除慰問金名單...成次等災民 百人向縣府抗議
花蓮光復鄉今天有約百名未被淹沒的大進村、大全村與南富村民,因不滿救災期間的垃圾等都往村內置放,粉塵也影響生活,已變成次等災民,到縣府前進指揮所抗議。記者王思慧/攝影
花蓮堰塞湖洪災,光復鄉多村受災,今天有約百名未被淹沒的大進村、大全村與南富村民,因不滿救災期間的垃圾等都往村內置放,粉塵也影響生活,已變成次等災民,到縣府前進指揮所抗議,要求把3村納入受災名冊,甚至不排除到中央前進協調所陳抗。
花蓮縣府3日起發放災後慰問金,每戶5萬元,對象包括光復鄉大平、大安、大同、大馬、大華、東富、西富、北富、大全村5戶保全戶、大進村3戶保全戶,以及鳳林鎮長橋裡、萬榮鄉明利村的保全戶。
不過名單公佈後,引發地方強烈不滿,未被納入的南富村、大全村與大進村居民批評,明明同樣受災或受影響,卻成了「次等災民」。今天下午來自3村的村民,聚集在縣府設於光復糖廠的前進指揮所,高舉紙板抗議,要求縣府將3村全納入慰問金髮放名冊。
南富村長林萬德指出,太巴塱部落共有4個村,唯獨南富村沒被列入,讓村民感到不平,對面北富村、左邊西富村、右邊東富村,大家面對面只隔一條街,人家能領5萬元,南富村民卻一毛都沒有。
大全村長林淑珍表示,光復糖廠往臺9線以南就是大全村,救災期間大量重型機具進出,道路泥濘、粉塵瀰漫,「我們沒被畫入紅色區域不代表沒受影響,村民連窗戶都不敢開」。她說,村長們兩度到縣府與社會處討論,希望比照其他村發放慰問金,卻得不到結果,讓村民難以接受。
大進村長林正立說,大進村是救災指揮所所在地,堆滿災區運出的泥土與廢棄物,全村幾乎被垃圾包圍;前天縣府官員還口頭允諾列入,沒想到卻收到村幹事通知「沒有名額」,讓村民深感不滿。
縣府社會處長陳加富迴應,第一波慰問金髮放標準,是依據臺大團隊匡列的紅色警戒區範圍訂定,非縣府任意排除,建議3村可將損失與訴求整理成正式陳情案,只要縣府受理,就會盡速啓動評估與後續處理。
花蓮光復鄉今天有約百名未被淹沒的大進村、大全村與南富村民,到縣府前進指揮所抗議。縣府社會處長陳加富(左二)迴應,建議3村可將損失與訴求整理成正式陳情案。記者王思慧/攝影
光復鄉大全村長林淑珍(右)表示,村長們兩度到縣府與社會處討論,希望比照其他村發放慰問金,卻得不到結果,讓村民難以接受。記者王思慧/攝影
光復鄉大進村長林正立說,大進村是救災指揮所所在地,堆滿災區運出的泥土與廢棄物,全村幾乎被垃圾包圍。記者王思慧/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