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洪災滿月/亟待重建 災民看不見未來藍圖
花蓮光復鄉洪災滿月,這個只有一萬兩千人不到的小鎮,過去一個月成爲全國焦點,隨着清淤工作告一段落,中央協調所轉型退場,人潮如洪水一樣散去,光復人的重建之路才正要展開,但光是補助無法讓光復重新站起來,更需要整體的重建規畫。
光復人的日常早已因這場洪水變樣,許多家戶失去交通工具,有人棄車逃生保命,但在這片幅員遼闊的家鄉,「沒車等於沒有腳,很不方便」,是在地人的生活寫照,如今還得面對隨時會來的天災而中斷的脆弱交通。
經濟活動也陷入停滯,走在光復市區,幾乎看不到店家開門,一家小吃店老闆娘淚眼婆娑地說,店裡面所有東西都被沖走,「連一雙筷子都沒留下,幾十年心血全毀了」;生財工具都沒了,道出許多店家心聲,加上沒辦法營業,成爲惡性循環。
農業是光復鄉產業核心,大水夾帶數百萬噸泥沙覆蓋農田和農機具,短期內難復耕,一臺大型機具動輒好幾百萬元,有的還在付貸款就被泥水泡爛,想買新的錢要從何而來?
洪水沖毀的家園亟待重建,心靈創傷短期內更難平復,許多人想到大水還是會心跳加快,有人災後隨身包包長備一瓶精油,想到就拿出來塗在太陽穴,平復心情。
光復鄉現在最需要的是重建,但許多災民一個月來僅獲中央發卅五萬元、縣府五萬元慰助金,面對全鄉幾近毀滅式的打擊,杯水車薪,災民只能組自救會團結爭取權益。
卓揆早已喊出將編列兩百億元重建特別預算,強調「不夠可以再加」,但洪災已滿月,重建方案卻仍只聞樓梯響,中繼屋進展也牛步,還有數百名災民流離失所,隨着中央協調所退場,災民看不見未來的藍圖。
重建遙遙無期,馬太鞍溪上游大、小兩個堰塞湖如不定時炸彈懸在災民心頭,中央、地方得拿出更好對策,別讓災民活在徬徨中。
行政院長卓榮泰喊的重建,到底在哪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