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洪災滿月災民嘆沒睡過好覺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泥流灌入光復鄉淹沒農田。(農田水利會花蓮管理處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23日屆滿1個月,在鏟子超人、國軍協助下,災區住戶已完成清理,泥濘不堪的街道也恢復原本市容,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任務告一段落,將轉型爲災後重建復原會報,估計重建約需3至5年。多位災民談及家園重建,都說不敢想太遠,心情仍然不安穩,只要下雨就會感到慌張;望着田裡大片淤泥,農民無奈地說,中央雖已提出辦法,「但安身的日子恐怕回不去了!」
花蓮洪災共造成19死,至今仍有5人失蹤,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22日表示,搜救人員仍持續搜尋失聯民衆,談及災民失去家園與家人的痛苦,他一度紅了眼眶,直說「真的要苦民所苦,才做得來救災。」
光復鄉600公頃農地遭淤泥淹沒,重災區佛祖街200公頃農地大部分都是稻田,部分栽種玉米,剛抽穗的稻米全數淹沒在至少1米厚的泥沙之下,面對農地復原及復耕遙遙無期,農民欲哭無淚,謝姓玉米農說:「田埂都沒了,想改做其他工作也不知道能做什麼,恐怕未來幾年都無法耕作!」
大水來時,阿陶莫部落吳姓農民住處遭重創,傢俱全毀,如今屋內只剩1張牀墊。他說,原本1家10口同住,災後親人陸續搬離,只剩夫妻倆留守家園,雖然洪災已過去1個月,但夜裡任何風吹草動,夫妻倆還是會嚇醒,至今未曾好好睡過覺,只能輪流休息,災後生活充滿孤寂和不安,也不知道未來的日子怎麼過。
政府初步盤點需安置戶數71戶,其中40戶表達希望入住中繼屋。國土署表示,中繼屋初步選址包括臺糖宿舍、大進國小附近臺糖地,近期將赴光復鄉與住戶座談凝聚共識以推動後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