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硨磲貝移植1周遭竊 巡守隊長懸賞萬元抓賊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社區發展協會守護硨磲貝,近年積極覆育,保育員以水下相機拍攝、測量野生硨磲貝尺寸,記錄種類、生長環境及位置。(陳杰敏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部落石梯坪海域,擁有多樣化生態環境,港口社區發展協會發起復育硨磲貝計劃,去年受颱風衝擊,剩不到百顆,5顆在地野生小貝,成功移植試驗1月個月後放入石梯坪安全海域,結果不到1周卻被盜採,海保署允諾協助增設監視設備,避免再有類似事情發生。
石梯坪海域生態多元,港口社區發展協會2022年發起硨磲貝守護計劃,3年來調查約有130顆,以諾亞硨磲貝數量最多,也有長硨磲貝、鱗硨磲貝,最大顆約40公分、最重7公斤,曾去過臺東蘭嶼、三仙臺及墾丁海域調查,石梯坪的硨磲貝最大顆,顯示這裡是硨磲貝重要棲地。
港口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花蓮縣石梯坪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巡守隊長陳杰敏說,巡守隊有5人每週都下水觀測,記錄種類、生長環境及位置,去年康芮颱風後少了40至50顆,覆育工作更顯重要。
他說,今年預計分區覆育約40顆,但隊員9日發現5顆野生小貝移植不到1周就被盜採,其中最大顆編號D11已長到超過22公分,整顆被挖走。
陳杰敏說,被稱爲「海中玫瑰」的硨磲貝,是世界上最大的雙殼綱貝類,也是評估海域適合珊瑚礁生長的指標性生物,現已瀕危,對他來說是想留給下一代的禮物。他自掏腰包祭出1萬元檢舉獎金,也請海巡署協助調閱監視錄影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