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贈SIM卡遭疑規避實名制 立委、NCC都關注
華航近期推出「香港飛臺灣、美國、加拿大贈送SIM卡」活動,卻被民衆檢舉可能使用的是無須實名制的境外「黑莓卡」,擔憂被詐團濫用。據瞭解,華航所贈的卡片5日5GB流量,並可充值,與國內電信業者觀光卡規格不同,領取時也僅需出示登機證與通知信,未進行雙證件驗證,被質疑有規避國內防詐管理機制之虞。
國民黨立委黃健豪表示,已與NCC、華航確認,該活動是華航外站分公司所舉辦,贈送的SIM卡並非國內業者所提供,不受NCC的「電信事業提供電信服務風險管理機制指引(KYC指引)」雙證件規範,而是迴歸香港當地政府規定處理即可。
黃健豪說明,之前由於黑莓卡遭詐騙集團濫用,經他質詢揭露後,NCC已要求國內電信業者只能與國際大型、可信任的電信商合作,一旦發生詐騙也能追查用戶資料,不再讓詐騙集團有機可趁。
據瞭解,華航活動辦法第5點原文寫爲:「兌換的SIM卡必須與其所購買的航線相同。例︰若得獎者購買臺灣航線機票,則該得獎者僅可兌換臺灣SIM卡,如此類推。」其中「可兌換臺灣SIM卡」,但實際應表達爲「可兌換可在臺灣使用的漫遊SIM卡」,文字描述確實有誤導空間,但本質上該卡仍屬境外合法漫遊卡,非國內通訊卡。
NCC法律事務處副處長謝佩穎表示,若華航所贈的SIM卡由境外電信業者提供,並不受國內「電信管理法」與KYC指引約束。目前尚未根據「詐欺危害防制條例」第20條公告任,何特定國外電信業者爲高風險電信服務提供者,因此法規上並不違法,但該狀況NCC有注意到。
另有民衆質疑,電商平臺如KlooK、KKday、蝦皮等大量銷售不用實名制的實體卡或esim,讓部分不肖業者或詐騙集團利用漫遊卡「做壞事」,認爲政府應要求電商平臺下架不合規的漫遊卡。
謝佩穎表示,民衆透過電商平臺購買的漫遊卡,只能在國外使用,並不是用臺灣三大電信提供的服務,因此NCC無法規範到境外,也就是說,民衆若開通esim卡,就必須符合當地國的電信規範。
謝佩穎指出,不過如果NCC發現有異狀,除了會向電信業者確認,也會再和165資料庫確認,確認某碼段確實有問題,NCC就會依照「詐欺危害防制條例」判斷並作公告表示,某碼段可能是境外高風險電信事業提供的服務。
第一線業者表示,現在政府針對入境臺灣的卡片確實是無法可管,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詐團就是利用這個漏洞使用國外漫遊卡在臺灣打電話,因此NCC僅能回覆有注意到該狀況。他表示,雖然目前無法可管,但NCC過往也召開過公聽會,並敦請業者自律配合打詐,只是沒有成效,如果政府能在這方面加強力度,對打詐纔有真正幫助。
華航贈SIM卡遭疑規避實名制,立委、NCC都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