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股》徐秀蘭:臺特化併購弘潔 雙軸雙向加速成長
臺特化主要提供半導體特氣(SEG)與化學材料(SEC),應用於先進製程應用的化學氣相沉積、蝕刻與清潔關鍵材料。弘潔則提供先進製程高階設備的零件超潔淨(UHP)清洗與檢測、表面加工(coating)及再生服務,已獲多家國內外晶圓代工與記憶體廠採用。
臺特化6月27日宣佈將斥資29.95億元取得弘潔65.22%股權,跨足高階設備零件UHP清洗、表面加工與再生領域,藉此串聯材料、設備與製程服務全方位支援,深化臺特化在半導體特殊氣體銷售與高階零件服務的雙軸佈局,強化中美晶集團的半導體完整佈局。
中美晶與臺特化6月30日傍晚召開線上記者會,徐秀蘭表示,弘潔長期耕耘乾式蝕刻、薄膜沉積、清潔三大領域的設備業務,累積相當多實績、在半導體業界頗被認可,且公司營運表現與臺特化一樣優秀,無論是產品及營運成長表現均相當穩健。
之所以選擇透過臺特化、而非中美晶進行併購,徐秀蘭說明,主要考量雙方業種與服務客戶的相似度較高,且均聚焦先進製程領域發展,具備良好的合作綜效,不僅可互相導入客戶,也讓臺特化定位從「產品供應者」邁向「產品+服務供應者」。
臺特化此次規畫以自有資金及銀行借款各半,支應收購弘潔股權款項。徐秀蘭指出,以臺特化2024年營運成果爲基準,弘潔營收爲臺特化的1.7倍,營業利益按持股比例計算亦達臺特化的80%,在股本未明顯膨脹下,有望顯著提升臺特化營運表現。
徐秀蘭表示,臺特化的產品特性是「量少高價」具高毛利率,弘潔的毛利率雖低於臺特化,但仍屬於較高水準。由於臺特化股本達14億元,併購弘潔可爲臺特化營收帶來顯著貢獻,整體營運規模擴大有助降低毛利率稀釋影響,亦有助增添每股盈餘(EPS)成長動力。
徐秀蘭指出,臺特化收購弘潔後確立「雙軸雙向」的長期發展目標,除了持續深耕特殊氣體與化材業務,並透過弘潔拓展設備零組件的潔淨、檢測與再生市場,將保留弘潔管理團隊,業務方面各自努力,僅會針對財務、稽覈等可共用單位進行整並。
臺特化副董事長陳振幹表示,弘潔目前客戶結構爲70%晶圓廠、30%設備廠OEM。據研調機構預估,目前全球市場規模約15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約7%,主要對手爲韓商KoMiCo旗下臺灣高美可科技,及美商Ultra Clean Holdings(UCT)旗下昆騰科技。
徐秀蘭表示,臺特化與弘潔未來除了將推出更多產品業務外,配合客戶海外佈局,亦會合力提供更多國際市場服務。至於未來是否還有併購計劃,則會先待與弘潔的合併綜效顯現、達成預期目標後,再尋覓合適的併購標的。